旅遊時報編委(長三角旅遊攝影總會秘書長)周宴/上海市旅遊局
城市的一切,在流動,歷史眷顧的筆跡,在城市裡點下了一筆又一筆...... 點亮你與城市的那一盞燈,打量一個不同的上海。
透過不同建築之間的記憶穿插 找尋民國文學遺跡
關於「對話.張愛玲」 她與上海有著不解之緣。她生在上海、長在上海, 她的文學生涯是在上海起步,她的電影創作是在上海 發端,她的初戀也是在上海開始和結束的……從某種 意義上來說,上海成就了她。她的名字叫張愛玲,一 個她母親為她報名上學時匆匆起就的名字(改自其英 文名:Eileen),卻成為中國現代文學史上一個用刀刻 過般的名字。歷史就是喜歡開這樣的玩笑,許多人是 時間愈久,愈被遺忘,張愛玲則是愈來愈被記得。那 些關於她的故事永遠講不完……
跟著張愛玲遊上海 張愛玲在上海生活的時候,和她牽連在一起的空 間其實不大,也就幾幢房子,幾條馬路。但她逝去後 的時光和她生前寫下的文字實在都是奇妙的東西,它 們讓人以為上海就是張愛玲的上海,讓人總想沿著那 些文字溯流而上,而張愛玲是就站在時光盡頭的老上 海,她在等你。
無論生前身後,她那華美絢爛、才氣逼人的文字 都吸引著一批又一批「張迷」。因為她,他們更憧憬 上海―她筆下的上海。城市的面容從來沒有停止過改 變,還好,還有張愛玲的文字。在“胡琴咿咿呀呀” 聲中,“在萬盞燈的夜晚”講述過“Long ,Long ago” 的“蒼涼的故事”,驀然回首,今天的上海灘更見絢 麗風姿、繁華氣度。
常德公寓―此情已待成追憶 張愛玲在上海的公寓舊居,坐落在靜安寺附近一個 熱鬧的十字街頭,常德路195號,常德公寓。那是一幢 被粉刷成粉色的大樓。這種粉色已經陳舊得有些發黑, 像被遺忘了似的。粉色的牆面上鑲嵌著咖啡色的線條, 使這幢大樓看上去愈發古舊。
這幢7層的西式公寓大樓坐東朝西,當時稱為愛丁堡 公寓(Edingburgh House)。1939年,張愛玲與母親和 姑姑曾經在5樓51室住過,1942年夏從香港回上海後, 她與姑姑一起搬進了6樓65室(現在為60室),直至 1948年離開。
粉色是愛情的顏色。這裡也是當年胡蘭成求見張愛 玲的地方。歲月帶埋頭了故事,現在整幢大樓彌漫著老 房子特有的黴味,彷彿也在如泣如訴地 回憶著那段令 人心碎的往事。
百樂門舞廳―笙簫美人不夜城 千人舞廳、彈簧地板、菲律賓樂隊使得“百樂門” 成為舊上海最有代表性的記憶。當時張愛玲的姑姑常常 到這裡跳舞,而張愛玲則穿著各式各樣色彩誇張的奇裝 異服,出入在百樂門附近的成衣店和裁縫鋪。解放後, 百樂門改名為紅都電影院,並拆除了彈簧地板。如今, 這裡霓虹閃爍,從豪華名車裡走下一對對盛裝男女,緩 緩而入。重新改造的百樂門,是一個現代人想像中的老 百樂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