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期|2006.01.23|記者:楊詩涵
通寶巴士~未來標的 珠三角通關第一品牌
年節將至,兩岸三地最為萬頭攢動的莫過於香港和大陸的交界,吞吐量驚人的路徑,載運著要回家的人潮,擁有八十部車的通寶巴士,是在兩岸接駁處耕耘最久的台商,「我們最能夠了解台灣人的心!」董事總經理駱家雨不斷強調這句話,這樣鏗鏘有力的發言,也為通寶巴士帶來每月5萬人次的高乘載量。
通寶巴士業務經理駱家珊(右二)於新穎的巴士前與服務人員合影。

兩岸直航 靜觀其變

通寶巴士以深圳為據地有一層樓辦事處,駱家雨的辦公室有豁然開朗的意境,落地玻璃望出去,深圳的高樓市景彷彿踩在腳下,駱家雨的架式親和但不失威嚴,切題談到「好像很近又好像很遠」的兩岸直航議題,他說,「初期可能會有觀察期,但我不認為會有影響。以成本來算,台北廣州票價勢必較台港段高,但真正節省了時間成本嗎?如果循台北-香港-通寶的模式,交通加過關時間大概是4小時,但搭乘飛機直接到廣州,也還是要再搭車到目的地,而且台港每週超過一百個航班的密集度,是難以取代的便利性。」

船運競爭  眼前課題

1998年一開始是以租3部車的方式經營,1999年客人多、反應好開始自購車,2004年8月和冠忠巴士各持股50%經營至今,上網以「駱家雨」三字搜尋,可以看到很多傳奇故事,他自己提到這些年的挫折,也只輕描淡寫講到Sars,「這對交通運輸和旅遊業是受傷最重的,但現在看也還好,過去了嘛!」

幾年下來,載客量最高的時候達到6萬,平均每月載客量5萬,直到2003年9月面臨船務公司的競爭小跌到4萬持平,分析這些數字,駱家雨表示,「達到6萬那時是因為澳門,但是後來我們發覺到澳門9成都是轉機客,剩下的1成裡面還有進澳門玩的,於是選擇退出;目前面對比較大的競爭者是船運,」針對此,駱家雨提出了關鍵的市場觀察,「以操作團體來說,搭船可省去機場稅120港元,一團30個人算算就港幣3千6,對團體操作比較划算,為什麼搭船不用稅搭車要繳?這點我們也覺得不公平。」

而針對船運提出的「行李直掛」服務,駱家雨表示,「那除非住在蛇口或福永碼頭,否則還是要轉車。」也因此「door to door」的服務,是通寶巴士亟欲建立的的獨特服務,「未來巴士加小車是主流,通寶巴士路線多、班次密、便利性高,甚至可以做到踏出台灣家門口的時就派車接送,這也是我們目前正在談的。」擴增服務的據點、活化大小車的調度,是現階段通寶服務的真章。

未來遠景  不自設限

以「不安於事」形容駱家雨,相當貼切,從當初股海大起大落、到自己在機場拿著牌子拉乘客搭車到廣州,除了勇氣也要有識見,「很多人問我們兩岸直航以後對通寶巴士的影響,我覺得應該正面思考這件事情,例如上海啊;台北上海段是開放直航呼聲最高的,還有很大的聲浪是說要從松山機場飛,如果以香港來和上海打比方,飛到虹橋機場,那就像香港市區,距離崑山很近,但如果飛到距離市區很遠形同香港機場的浦東機場,就需要車,就有通寶的商機。」

2004年8月起和冠忠巴士合作,各持股50%,駱家雨表示,「我們共同主打台港(台北、香港)和深港(深圳、香港)的品牌,共同提供優質服務,要過境就想到我們。」 至於未來是否跨足旅遊,「以我們目前的腹地珠海來說,都是廠,沒有發展旅遊的先天條件,再加上旅遊市場殺得一片血腥,目前不會涉入。」

因此,以目前雄厚的根基發展,是通寶巴士的策略,「搭乘通寶巴士的80%都是商務人士,所以我們會特別堅持『服務』,以前車上有提供毛毯、餐盒,後來礙於成本問題及衛生問題,目前調整到最必須的車服員和飲用水提供,在同業競爭的成本反映下,盡量保持服務水平。」

巴士上的飲用水需求量日益增高,駱家雨乾脆買下東莞的水廠,準備在香港超市上架,不斷發想連結的生意點子,是駱家雨除了膽識之外,最優渥的籌碼。 

本網站報導之旅遊產品價格,屬於旅遊同業躉售營銷建議,不具旅行社資格之直客消費者,恕無法以該價購買,請另洽各業者直客服務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