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期|2006.07.03|記者:楊詩涵
啟動專列 站上世界屋脊
日前青海省旅遊局副局長徐浩率團前來台灣與同業交流,也將全世界矚目的青藏鐵路新訊一併帶來,他說,「這次來台灣有兩個願望,第一個是親眼看見台灣的模樣,在兒時就唱著的歌謠裡,夢想終於實現;第二就是推廣青海給台灣旅遊同業。」
青海省旅遊局副局長徐浩。

青海省旅遊局副局長 徐浩

提及青海省的旅遊資源,徐浩用「得天獨厚」四個字涵括,「6到9月是最適合旅行的月份,不怕穿西服、打領帶,讓旅客有春天的感受!西寧這個點方圓150公里、不超過1小時車程,就有佛教崇高地位的塔爾寺、遺址處處的樂都縣、花兒的故鄉大通縣…,像大通縣有個唱小調兒的傳統相當有趣,農曆六月六也就是7月上旬,農閒時讓年輕人上山去,去唱山歌、唱花兒,也就唱到了一塊兒,像是中國最大的情人節。」

青海美景   成竹在胸

講述青海的旅遊資源時,徐浩的腦子裡好像就有張立體的3D地圖翻轉著,不但分門別類、還提點出特色,可以看出曾經下過一番功夫把青海旅遊資源做分析,也相當熱愛這塊土地,「在我們的網站www.qhly.gov.cn提供相當多的旅遊資訊,商業和旅遊業的部分都有適當的曝光,做資訊的feedback。」

談到最火的話題,「7月1日才試運行的青藏鐵路,實際上還有很多不確定因素,不僅台灣看著,全世界都在關注這件事,因此我們也慎重看待。」徐浩補充說明,「其實現在大家提到的青藏鐵路是二期,1986年通車的一期工程從荒無人煙的境地裡開通,8百多公里死了8百多人,相當壯烈,但也相對的給青海帶來更多經濟發展,並且給現在的二期工程決策提供更多的資源。」青藏鐵路二期工的意義為何?「其一,中央政府花了上千億人民幣,顯見決心;其二,有第一期的基礎建設之後,這一期的工程沒有死1個人;其三就是環保意識,搞這麼大的工程,是非常好的教育!」

針對環保意識,徐浩還分列四點說明,第一是建材堆放選擇在遠離百姓放牧之處;第二,鋪軌過程中剷除的草皮另行養放,再鋪設回去;第三,垃圾處理清運到指定處,也為了做到長期的生態保育,只有部分車站固定有垃圾房;第四,有些路段火車架高在橋樑上,是為了做出動物通道,成為生態典範。

青藏鐵路   捷足先登

針對這備受矚目的青藏鐵路,徐浩表示,「據我分析,客人會選擇單趟搭火車而不是來回,第一個時程長,第二個是高原氣候畢竟難適應,這是從旅客的角度來說。而亞洲市場還有利潤空間,因為剛起步、剛開發也就可以有設計行程的空間,越早起步、越能分一杯羹。」至於低價問題,「這問題不僅僅發生在青海,在哪都有,也不是青海一個省的力量可以解決的事情,青海大大小小有150多個旅行社,我們何嘗不想在其中做到穩定的發展,但在這問題不能說很悲觀,主要是青海的旅遊產品多,每年推不同的,就不會年年對同一個產品壓價,不同產品用不同定位、定價;其次就是必須提出具體的意見,兩地的旅遊同業互相提出條件,我們來負責監督,在可控制的範圍裡一單對一單,case by case,有了焦點,我們能做到的就可以promise!」

最後,徐浩語氣沉穩地說,「我不會給大家講一些不著邊際、煽情的話,真正有興趣的人,不會因為我說得保守就不來了,我們不能指望一開通每天就吸引1千人次,但對於團體、自由行和背包客,我相信它的吸引力是很驚人的!」

本網站報導之旅遊產品價格,屬於旅遊同業躉售營銷建議,不具旅行社資格之直客消費者,恕無法以該價購買,請另洽各業者直客服務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