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訪日人數的持續成長,固然為各家業者所樂見,但伴隨著人次的增長,在利潤以及市場空間上是否能有相對應的成長?而如前文所述,航空業者以及旅遊業者的利益追求之間是否存在矛盾?這些都是值得我們探討的課題。依下圖(表1)所示,從2000到2002年期間,台灣訪日人數大致維持在80萬上下的穩定數字,沒有明顯的成長或消退,這個時期的日本旅遊市場,大多仍以美食、溫泉、購物等元素搭配重點景點為主,而日本線在整個市場逐漸擴大之下,也朝向大眾化平價市場發展,包機開放之後,更屢屢出現團費兩萬以下的低價行程。
而在2003年,台灣以及東南亞地區爆發SARS,日本方面為控制疫情蔓延,對於台灣入境旅客有諸多管制措施,加上國人整體出國意願下降,使得2003年訪日人數下滑不少。但就在旅遊市場一片烏雲罩頂的同時,2002年底由日本國會通過的「Visit Japan Campaign」觀光客倍增計畫,正悄悄地在台灣進行相關的推廣合作及宣傳事宜,並在以往以團體行程為主的日本線市場中,逐漸將一部分的注意力注入個人旅遊。而在VJC計畫的強力推廣,加上訪日修學旅行旅客免簽證費用措施(2004年9月)、航線與包機的大幅進展之下,2004年11月台灣訪日人數一舉突破100萬人次,同時也是從1999年以來,連續六年在訪日地區排名上位居第二。
赴日免簽和萬博熱 人氣狂漲
來到2005年,在日本愛知縣舉辦的「愛.地球博覽會」,除了吸引業者包裝相關行程以及國人前往,造成一股萬博熱之外,更將整體訪日風氣推上另一波新的高峰。而由於萬博的舉辦,從原本的萬博期間免簽證,進而爭取到永久免簽證的利多消息,堪稱為2005年日本旅遊的兩大推力;於此同時成立的中部國際機場,則不僅是為了因應萬博的人潮,更是促進日本地方深度旅遊的一個開端。
至於剛結束的2006年,整體而言雖然不如2005年一樣豐富精采,但在沒有特殊事件的加持之下仍能呈現正成長,實屬不易。綜觀數年來的訪日人次推移,雖然各界無不以促進人次的增加為目標;但是在人次增加的同時,應以能同時創造相對應的利潤成長作為思考的方向,而非陷入高人次的迷思當中,反而造成價格戰的廝殺。在自由市場機制之下,無論是過度高價或低價,恐怕都不是一個健康的現象,相信這是值得業界以及各觀光單位深思的一個問題。
■ (表1)歷年台灣訪日人口一覽表(資料來源:內政部觀光統計月報)
■ (表2)日本旅遊歷年大事紀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