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4期|2014.12.15|記者:王政
日本再登話題王寶座2014年台日交流可望突破400萬人次
長久以來,日本一直是台灣旅客出遊的首選目的地之一,由於兩地距離相當近,加上安全性高、充滿最新穎的流行文化與古色古香的歷史建築,以及長達50年的殖民情懷等誘因;加上兩地開放天空的策略,讓無數台灣旅客爭相前往日本旅遊,更成為台灣旅客出境的前3大市場。

貶值、免稅、增班、LCC、東協免簽話題綜觀市場發燒現象


近2年來日本旅遊市場的聲勢持續扶搖直上,原因不外乎台日天空開放、日本首相安倍晉三的經濟策略,使得日幣匯率不斷下修,以及退稅門檻的降低等多項契機,紛紛帶動起台灣旅客前往的意願。據日本國家旅遊局統計,今年1~10月份,台灣旅客前往日本人數來到238萬之多,相較去年同期的2,012,439人次,大幅成長24.92%之多;同期間日本來台灣旅客則有118萬,雙方互訪人數高達356萬人次,顯見台灣旅客對於日本的熱愛。《旅奇週刊》特別匯整了5大日本話題,提供同業未來在商品規劃、包裝銷售上的參考依據。

日圓持續貶值 引爆旅客赴日意願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的經濟策略「三支箭」中,第2項便以寬鬆的財政政策為依歸,包括財政刺激措施和貨幣寬鬆政策等。日本央行在10月底正式祭出無限期量化寬鬆貨幣政策,導致日圓一路狂貶,至今已重挫超過10%;加上10月起實施新的免稅制度,新增多項商品免稅,門檻降至5,000日圓,使得旅客前往意願大為增加。

業者便指出,隨著免稅門檻的降低與日幣的貶值,對於即將到來的聖誕與過年等,可望帶來龐大的旅遊人潮,創造更多旅遊的經濟效益。此外,值得注意的是,日本當地業者為了反應成本,明年4月份起不論巴士、飯店都將調整售價,因此呼籲同業鼓勵旅客把握時機,搶在3月底前造訪。

免稅制度登場 旅客出遊省更多

去年全球到訪日本旅遊的人次突破千萬,而安倍政府針對旅日外國客的設定目標,期望在2020年期間因應東京奧運年的舉辦,觀光客人數增至 2倍至2000萬人,到2030年更將增至3倍。由於受到日幣擴大量化質化寬鬆的影響,日元兌美元最近又敗至 7 年低點,無形中加深日本對國外觀光客的購物吸引力。而今年10月起日本有關當局實施新的免稅制度,除了新增多項商品免稅外,並將門檻由原先的1萬降至5,000日圓,對於外國旅客而言,遊玩日本更加划算。

2015年東協免簽國將增加 同業宜提早布局

為了刺激更多旅客到訪日本,日本有關當局今年特別針對東南亞國家開放免簽,一時間湧進無數旅客前往日本旅遊,造就龐大的觀光財之餘,卻連帶使得飯店、巴士、導遊等項目不足。日本目前除了提供印度重入境簽證外,亦提供印尼、菲律賓、越南、泰國等國家免簽證待遇。據業者表示,日本2015年亦將針對東協國家開放免簽的優惠,屆時預計將創造另一波旅日高峰。因此呼籲同業須搶先布局,以應付未來的突發狀況。

航空公司加大力度 南部市場看俏

日本市場的暢旺,也歸更於航空公司不斷的增班、開航,為市場帶來更龐大的潛能。以北部市場為例,華航、長榮皆因應需求,加開不定期航班;而日籍航空中日本航空波音777-200ER也於12月份正式投入松山─羽田航線,為旅客提供更便捷的選擇。

而近年來南部旅遊市場成長也相當迅速,以高雄為例,日本是高雄第2大觀光客源,僅次於大陸,目前高雄每週包括華航、長榮、日本航空、樂桃等4家航空執飛、總計49個航班與日本對飛。而高雄國際航線仍舊不斷加開,長榮航空去年開闢高雄直飛東京的航線後,日前與宣布明年2/5正式加開高雄直飛大阪航線,以每週1班的運能,給與市場更多運能。華航亦於10/26起展開直至明年3月下旬的高雄─熊本定期包機。此外,香草航空也預計於2月份起開航高雄─東京(成田)航線,顯見市場之暢旺。

LCC搶攻市場 浮動票價機制廣受旅客歡迎

LCC近年來一直是國際旅遊市場的熱門話題之一,僅看日本樂桃航空在開航後短短25個月便轉虧為盈,更在11/25正式突破700萬人次的載客率,皆可看出LCC的影響力。而LCC對於台灣市場的施力度也不斷加大,除了航點的陸續開拓,加上採用浮動票價機制,改變了一般人越早確定行程、越早訂機票才享有優惠票價的情況,讓廉價航空逐漸成為旅客自由行出遊的選擇之一。據民航局統計,2009年LCC台灣運客量僅26萬人次,2010年快速成長至65萬人次,隨後逐年遞增,去年更大幅成長到232萬人次,今年亦可望朝突破300萬人次。

目前台灣共有10多家外籍LCC設立來台航線的對接,飛航日本航線包括捷星航空的大阪航線、酷航的東京航線、樂桃的大阪與沖繩、香草航空的東京等,為市場帶來多元的選擇空間。此外,台灣的本土LCC威航在陸續開拓泰國航線後,目前也展開了申請東北亞航點的動作,可望在明年正式切入日本市場,成為台灣首家執飛日本航線的LCC。
本網站報導之旅遊產品價格,屬於旅遊同業躉售營銷建議,不具旅行社資格之直客消費者,恕無法以該價購買,請另洽各業者直客服務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