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8期|2025.10.07|記者:陳妍潔
中華美食交流協會持續接軌國際發揚產業

▲(前排左起)交通部觀光署旅行業組視察楊士儀、中華美食交流協會理事長駱進漢、榮譽理事長郭宏徹、經濟部商業發展署副署長陳秘順、台灣旅遊交流協會主任委員賴瑟珍;(後排左起)中國生產力中心跨域創新與品牌行銷事業部協理邱宏祥、開平餐飲學校創辦人夏惠汶、中國生產力中心副總經理林宏謀、台灣旅遊交流協會副秘書長劉連官、經濟部商業發展署服務發展組科員黃虹穎。

傳承與教育為發展方向 致力合作學界培育專業人才

中華美食交流協會於1992年正式成立,以提升台灣美食文化為創會核心,搭建台灣餐飲產業交流平台。協會匯聚各地餐飲業者,秉持促進產業升級發展、培育專業優秀人才、發展台灣美食的創新價值為,從而協助產業朝國際化發展之目標,其影響力可說是深植台灣餐飲業界。

打造餐飲交流平台 協助學生銜接產業

為凝聚會員向心力、探討協會未來發展目標,中華美食交流協會於9/30舉辦第14屆第2次會員大會暨晚宴活動,邀請會員與各界友好單位共襄盛舉。中華美食交流協會多年來深耕產業互動與參訪交流,積極打造政策與餐飲產業對話的平台,同時推動台灣美食的國際行銷,促進觀光發展並創造商機。去年在中華美食交流協會牽線之下,將過往多於學校舉辦的「TCAC台灣國際廚藝美食挑戰賽」首度移師至世貿一館,透過結合秋季旅展人潮繼而促進台灣餐飲產業能見度,良好的成效也讓今年賽事再度選擇於旅展舉辦。

中華美食交流協會理事長駱進漢指出,協會已成立逾30年,致力於產官學3方面的相互結合,提升台灣餐飲業在國際的影響力,協會也以「傳承與教育」為發展方向,助力產業新星的培養。針對未來協會運作上,將會除持續協辦具規模的比賽,結合產業顧問與企業資源,提升專業與能見度外,也將深化與政府及人才發展品質管理系統(TTQS)認證的合作,推動中餐考照培訓。在教育面向,協會將透過老中青傳承與校園合作,為學生打造更多舞台、實習與就業機會,亦將積極拓展國際交流,帶領選手走向世界舞台,讓台灣美食在全球持續發光。

餐飲業正向成長 多方政策輔導發展

晚宴活動於中華美食交流協會創會地「青青餐廳」舉辦,邀集政府單位與友好公協會貴賓參與,在連結情感的同時也達成產業交流的目的。經濟部商業發展署副署長陳秘順在致詞中提到,根據統計,2024年餐飲業營業額達到新台幣1兆378億元,創下歷史新高,今年數據更較去年持續增長,在原物料上漲、缺工、美國關稅等多方劣勢夾擠之下,台灣餐飲業能夠達成如此成績相當不易。有感於餐飲業經營不易,政府也提出品牌優化、舉辦相關餐飲競賽推廣、結合科技解決缺工問題等多個輔導面向,協助台灣餐飲產業持續向上發展。

台灣旅遊交流協會主任委員賴瑟珍表示,在歷任理事長的帶領之下,中華美食交流協會持續致力於提升會員水準、強化美食交流,並協助觀光產業在海外推廣活動,讓台灣美食成為台灣觀光極具吸引力的元素。美食是台灣觀光重要的軟實力,期望在大家的努力之下,能透過美食讓世界看見台灣。

活動中,中華美食交流協會榮譽理事長施建發亦感謝政府支持,讓台灣餐飲業能持續進步,並走上國際舞台。同時他也肯定中華美食交流協會在現任理事長駱進漢的帶領下,持續透過參與公益活動與海外交流,與世界接軌所展現的亮眼成果。

▲(前排左起)中國生產力中心跨域創新與品牌行銷事業部品牌行銷事業群總監郭美慧、中華美食交流協會理事長駱進漢、榮譽理事長施建發、青青餐廳創辦人施胡玉霞、中華美食交流協會榮譽理事長徐旺火;(後排左起)台灣餐飲業聯盟理事長李日東、副理事長李思銘、開元食品協理陳君森、台灣觀光協會副秘書長陳家祥、中華美食交流協會榮譽理事長郭宏徹、中華藥膳研究會副執行長林鴻義、台灣旅遊交流協會顧問王春寶。

本網站報導之旅遊產品價格,屬於旅遊同業躉售營銷建議,不具旅行社資格之直客消費者,恕無法以該價購買,請另洽各業者直客服務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