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4期|2021.02.01|記者:王政
台灣觀光面臨轉型課題 交通部部長林佳龍號召各部會首長圓桌會議共商觀光主流化

▲疫後觀光轉型論壇特別邀請7個部會首長一起進行圓桌會議。(左起)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陳添壽、文化部常務次長李連權、國家發展委員會主委龔明鑫、交通部部長林佳龍、經濟部政務次長陳正祺、客家委員會副主委范佐銘、原住民族委員會副主任委員鍾興華Calivat•Gadu、交通部觀光局局長張錫聰。

落實「Taiwan Tourism 2030台灣觀光政策白皮書」政策目標「觀光立國」 7大部會攜手向觀光看齊、為觀光服務、一起拚觀光

為期2天的「疫後觀光轉型論壇」,除了規劃5場座談會及1場新創遊程展示外,最大亮點便是由7位部會首長進行的圓桌會議。定調為「觀光主流化」的圓桌會議,由交通部部長林佳龍、國家發展委員會主委龔明鑫、經濟部政務次長陳正祺、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陳添壽、文化部常務次長李連權、原住民族委員會副主任委員鍾興華Calivat•Gadu、客家委員會副主委范佐銘等7位部會首長一起討論,各部會盤點各自既有的觀光資源開發創新遊程,在「觀光主流化」的最高原則下,透過在地產業化引導穩定的客源深入地方,讓在地的經濟活化,帶動各地區發展,達到觀光立國目的。

觀光主流化圓桌會議4大重點搶先看

1.各部會觀光遊程與產品,都是觀光發展重要元素,可以有跨部會整合的戰略,把觀光列為重要戰略,一起拚觀光。配合2021自行車旅遊年、2022鐵道旅遊年,結合「鐵道+鐵馬」,邀請部會首長搭乘「環島觀光列車」,並召開交流共識會議。

2.觀光主流化推展到全國,藉由部會特色型計畫,以觀光圈及未來觀光分署為平台,串聯區域食、宿、遊、購、行,改善國旅廉價取向及區域景點同質化情形。將以雲嘉南或浪漫台三線為觀光圈示範區,透過跨部會合作,成立工作坊並提出行動方案。

3.以觀光產業化為目標導向,進行跨部會的整合,業者一起努力,由政府打造平台,民間規劃更深度、更精緻的遊程規劃。

4.凝聚觀光主流化共識,目標就是觀光立國,觀光品牌要做到「在地驕傲,世界知道」,從「防疫大國」邁向「觀光大國」。

交通部部長 林佳龍 跨部會整合拚觀光 落實觀光立國政策

台灣觀光正面臨轉型的課題,政府更積極以政策引導產業轉型,如何凝聚與觀光相關的不同產業、跨部會及跨單位的想法,達成共識,是後疫情時代最重要的課題。疫後觀光發展,一方面除了需要中央、地方投入,觀光產業界也能來整合出更好遊程,提供消費者更好的產品選擇,讓未來走向精緻觀光跟深入旅遊方向;而當疫後國門打開,便可迎接全球觀光客到來,觀光是體驗經濟,很多國家包含日本疫後最想來的旅遊目的地就是台灣,所以一定要超前部署做好準備,讓疫後觀光能真正升級,打造台灣成為最好的觀光品牌。

很高興論壇能邀請到與觀光息息相關的部會首長,落實了「Taiwan Tourism 2030台灣觀光政策白皮書」的政策目標「觀光立國」,政府各部門施政已將觀光列為重心,為觀光服務,跨部會整合的戰略,向觀光看齊、為觀光服務,一起拚觀光,將觀光主流化推展到全國,共同提升整體觀光旅遊環境友善度,打造台灣觀光的品牌。各部會為了落實觀光主流化,這次也把跟觀光旅遊有關的政策跟資源做報告,大家進行整合,未來會有工作坊、甚至示範區,一起來推動觀光圈聯盟。

國家發展委員會主任委員 龔明鑫 國發基金投入 從3大主軸進行優化與提升

台灣不僅防疫好,在紓困方面也相當成功,讓失業率最高峰時只有4%多。而面對疫情後新情勢,龔明鑫認為,現在就要開始超前部署,2020年下半年爆發性國旅成長,衝「量」之餘、品質也得提升。放眼未來邊境解禁也相當樂觀,疫後若有爆發性出國潮,台灣因為防疫的卓越,加上經濟的維護讓台灣有能力去準備觀光,絕對會是國際旅客的首選。

國發會目前在3個主軸上都有參與,包括1.觀光特色化、2.旅遊品質的掌握、3.平台上的耕耘與介紹。以觀光特色化為例,因為只要同質性高,旅客不會來第二次,對應到國發會的業務就是地方創生,在新一期的前瞻預算正在審議納入「加速推動地方創生計畫」,希望通過後可匡列未來5年60億元的預算,繼續以挖掘在地年輕人為主軸,對於觀光業的推動有助力。也因為觀光是跨部會的工程,因此國發會也推出跨部會的地方創生連繫平台,透過橫向溝通一起推展觀光。

在第2個觀光品質提升上,國發會掌管的花東基金與離島基金,可以針對花東與離島地區支持地方基礎建設。由於交通與觀光息息相關,因此在基金上的佔比相當高,透過將基礎建設與交通作好,再導入觀光能量。基金除可支持交通基礎建設,也會應援對於花東、離島經濟最重要的觀光產業,目前正展開新的4年規劃方案,如花東基金在交通、觀光類編列20多億元,離島也有數億元,執行上會和交通部、地方政府溝通。

第三是平台上的宣傳介紹,國發會長期鼓勵支持新創產業,已通過14家、核准金額共8億元的投資,例如KKday、玩咖旅行社、亞洲遊等觀光類新創業者,也發現這些年輕人為主島的跨境平台競爭力相當高,有信心在疫情過後跨境旅遊會跟著來,期盼讓觀光從海嘯第一排變海景第一排。

經濟部政務次長 陳正祺 從獎勵旅遊、OTOP、觀光工廠3大面向著力

經濟部在獎勵旅遊MICE、經濟部中小企業處OTOP城鄉計劃、觀光工廠等3大部分都是轄管範圍。針對獎勵旅遊、會展產業部分,國貿局祭出誘因,若業者爭取到國際會議在台舉辦或順道觀光台灣,就會給予補助,今年更推出針對參與國際會展組織的理監事成員,也會提供補助,協助爭取會議在台舉辦。

近期就爭取到亞洲生技展(BioAisa)2千多個攤位在台舉辦,以線上與實體同步進行。根據外貿協會統計,4,000多家亞洲企業,疫情後要辦獎勵旅遊,台灣會是首選,可見台灣面對疫情不是危機而是轉機。

第二是地方創生,由中小企業處透過「OTOP(One Town One Product)一鄉鎮一特產計畫」挖掘城鄉特色,讓在外工作的青年能回鄉創業,業務除了吃喝玩樂之外,也期盼跨部會與觀光局結合觀光巴士、觀光護照與遊程,如迪化街商圈、客家銅鑼季等活動,讓觀光能與地方發展作結合。

第三部分則由工業局管理的觀光工廠,這個一年產值50億、1900萬參訪人次的領域,產值十分驚人。觀光工廠其實不限於傳統工廠,中小企業處也管理許多新創園區,如桃園虎頭山創新園區,已經接待200多組國外參訪團,也是觀光工廠的新型態。

觀光工廠不再是傳統飲食,也朝向博物館、展覽等型態發展。從三個部分可以看出,在觀光主流化之下,經濟部也積極發展、協助產業,為台灣觀光創造更多價值。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陳添壽 致力為產業增加附加價值 創造全方位的觀光魅力

觀光,是各部會的共同目標,透過資源的盤點與整合,讓行政院下各個部會能發展出亮眼成績。其實農業不僅僅是農業,更因為有人、文、地、產、景來構成觀光元素,一如幾年前金城武在池上的廣告,透過明星的加持,以及稻田與高山的相互映襯,成功讓世界看見台灣東部也能有如此美景。

農委會近幾年來積極派遣各局處全力發展觀光事業,如林務局從各個森林的生態旅遊,到最高如3,000公尺山頂的高山之旅,都提供旅客身、心、靈的多元感受。

而農糧署部分則管轄茶莊與酒莊,水保局則擁有數十個經過評鑑的金牌農村,漁業署早在20多年前便與觀光局攜手推動海底景致探訪的跨部會遊程。

透過不同單位的協調與推廣,將在地的產業特色發展出來,從向山致敬到向海致敬,全發為發展台灣觀光亮點。但值得一提的是,當發展觀光時,特色一定要保存,才能提升附加價值,如同小琉球與澎湖原先都擁有許多充滿特色的居住場域,但近幾年因為市場需求反而偏向歐式、西洋式的風格,反而失去澎湖漁村特色。

因此在農委會的立場,保有原有的農業特色才是關鍵,目的是希望幫助農漁業都能有附加價值的提升。

如同疫情期間,在政府撥發預算前,農委會便率先針對378個休閒農場、96個休閒農業區投入20億元的經費,進行場域與品質的整備工程。

因此得以在開放安心旅遊後,在農遊券的加持下,造就好評與龐大的經濟產值。不論疫前或疫後,農委會都將會全力保留農業特色,從高山到海洋全力發展休閒觀光。

文化部常務次長 李連權 期許跨部會多元整合 打造小型分眾旅程

對於文化部而言, 針對交通部所提出的觀光主流化全力支持,原因在於台灣擁有豐富的人、文、地、產、景等資源,但都散落於各地,而觀光便是串聯這些亮點的線。此次文化部特別針對3個面向進行分享近期工程, 包括1.文化部在想什麼?2.文化部在作什麼?3.文化部的期許。

以第一點為例,文化部針對精緻藝術、傳統藝術、工藝、文化資產、流行文化等5大面向,從有形到無形都是文化部的豐富資產,文化場域從國家級到地方級都有。因此文化部透過多種方式進行,首先便是規劃10多個重要亮點計畫,由麾下的不同單位負責,如文化資源司規劃社區營造路線、博物館、地方文化館等方式;影視及流行音樂發展司也有10大影視音拍片劇場;人文及出版司則規劃10大文學家散步路線;藝術發展司則有藝術家故居、當代藝術聚落,如花蓮大港口、台東都蘭、屏東大山地門,目前都已成功發展出藝術聚落。

在各單位的規劃下,文化部推出十大文學家散步路線、十大文創聚落、十大世界文化遺產潛力、十大國寶景點、來台藝術家在台路徑,以及針對鐵道文化,特別跨部會與交通部合作推出鐵道博物館、阿里山路線等。

隨著資源盤點後,文化部將針對不同屬性進行分級,分別與大型旅行社、中小型業者分別討論,未來會將10大路線轉入國家文化記憶庫,在其中呈現文化的內涵與特殊性。最後將會跨部會與交通部、內政部、國發會等合作,針對社造與地方創生結合文化觀光。

也期許未來文化部與觀光局合作打造資訊平台,提供有深度、不為人知的文化歷史記憶;同時跨部會組成國旅的地方創生平台,讓市場能打造小型分眾的旅程,讓旅程不再廉價,透過 在地人才的參與,深入了解地方的人文地產景。

原住民族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鍾興華Calivat•Gadu 堅持自然與人文保育 全方位串聯旅遊服務產業鏈

雖然原住民族地區僅占55個鄉鎮,但整體面積占台灣45%,從中央山脈最北到最南,甚至東海岸,都是原住民族行政區域,這裡有內政部的國家公園管理處、交通部的風景管理處,也有文化部、農委會麾下如林務局等單位,多單位交織一起,豐富了部落的觀光遊程。

台灣是個好山好水、文化多元的地方,尤其16族特色不盡相同,成為吸引眾多遊客到部落探訪的誘因。回顧過往原民推動部落觀光的歷程,最早是以部落節慶為主軸,如豐年祭等。後續更規劃了25條原住民觀光路線,也曾配合觀光局召開原觀推進行跨部會推廣工作。

而隨著原民會於2014年6月份組改後邁入新的推廣紀元,新增「經濟發展處」,透過下轄的產業科進行部落觀光業務推動,以「生態」作為部落觀光推廣的核心概念,讓原住民青年以產業型態復甦部落經濟,在自己故鄉生活之際又可傳承。

部落旅遊主要強調1.自然與人文保育、2.小眾與深度觀光、3.部落參與經營、4.串聯整個旅遊服務產業鏈、5.提供消費者體驗部落傳統生活與生態智慧。因此原民會選定8個原住民旅遊生態產業示範區,由8個處協助推動產業觀光、軟硬體設備設施。

生態旅遊產業示範區除了對於原鄉土地與產地保護外,另一方面也引進觀光休閒產業概念,透過行銷與包裝,串聯整個部落旅遊的食、宿、遊、購、行,並與各類業者整合成旅遊產業鏈。如新竹尖石的司馬庫斯、宜蘭的不老部落,都是相當知名的原民部落,以維持自給自主的生活模式,邀請旅客進入部落、體驗文化。

為了順應需求與產業政策經濟發展,原民會也特別在人才與資金方面著力,包括與台中教育大學、暨南大學、高雄輔英科技大學合作,共同推出「原住民族部落旅遊產學合作計畫」,提供學子於寒暑假到部落遊程經營單位實習。而國際化部分,原民會也積極落實台紐經濟合作工程,年年與紐西蘭召開原住民部落旅遊事項。從不同的面向,原民會積極讓原民部落旅遊能夠全面提升。

客家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范佐銘 三六九深度旅遊 帶動社區拚觀光

客委會的客庄369是串聯歷史、人文、產業等3大主軸。

歷史:考究客家歷史故事、修復國定古蹟。

人文: 客庄人文地景調查研究、客庄慢活理念建構及宣揚、推動客家新工匠文化、藝文創作聚落/平台打造、意象形塑及區域行銷、健全長期照護醫療系統。

產業:產業人才培育訓練、客庄產業聚落開發及輔導、客庄特色行銷推廣、青年回鄉創業支持體系、科技加值體驗、食農教育暨新農業扶植等策略。

客庄三六九深度旅遊,包括浪漫台三線的桃、竹、苗、中;靚靚六堆則是橫跨屏、高十二個鄉區,而幸福台九線則是橫跨花東縱谷的美景。為輔導客庄觀光產業再升級,客委會擬補助各客家文化重點發展區內具深度文化意涵或可資朝聖遊程,以利旅客瞭解客庄文化之美,並提高在地觀光人潮、帶動產值,因此客委會於2020年開始推動客庄小旅行,透過綠色旅遊、客庄人文、體驗在地生活等概念作為主軸,推出客庄社區小旅行,搭配浪漫台三線、靚靚六堆、幸福台九線,推出「社區小旅行」、「客庄工藝」、「客庄酒莊」及「客庄文旅」等行程,邀集客庄社區、酒藏、美食、職人、旅行共33家業者,推出55條以上客庄深度遊程產品。

其次客委會則推出「樟之細路」,國家發展委員會的國家綠道計畫共有7條路線,樟之細路被列入優先計畫,這一條路累積了眾多生活印記,7個客家語系有6個涵蓋在這條路上,生態豐富,地形地貌也很多元,目前全長402公里,主幹線250公里,整體網絡以台三線為主幹,包含「古道、步道」、「農路、小徑」,以及「公路」3大路徑類型。

此外,2022年客委會將與桃園市政府合作,推動世界客家博覽會,吸引全球旅客到客庄來走訪、旅遊,同時在第一屆浪漫台三藝術季成功的利基下,第二屆將會邀請如川崎亮等大師參加藝術季,帶動社區一起動起來,全方位串聯觀光。

本網站報導之旅遊產品價格,屬於旅遊同業躉售營銷建議,不具旅行社資格之直客消費者,恕無法以該價購買,請另洽各業者直客服務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