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7期|2024.05.27|記者:謝旻蒨
用心用情‧ 看好台灣 探索193線道旁的織羅部落 米86團隊帶您來場農業之旅

▲(左2起)台灣旅遊交流協會執行委員會主委賴瑟珍、織羅部落米86團隊執行長黃郁惠、交通部觀光署花東縱谷風景區管理處處長郭振陵(右1)與米86團隊合影。

致力打造對原民部落的尊重與傳承 延續祖靈文化對土地的永續回饋 傳遞織羅3 寶給更多旅客認識

「193縣道」被譽為「全台最美公路」,沿途風光秀麗,一眼望去有著連綿的稻田以及層層山巒,是旅人嚮往前往體驗的特色之一。而在193縣道旁,還有一處充滿活力的原民部落-織羅部落,在阿美族語中被稱為「Ceiroh」,意為源源不斷,象徵著部落延續的生命力。部落裡承載著豐富的原住民文化,包括傳統的祭祀活動、編織技藝,以及對自然的敬畏等,都讓它成為了花蓮地區文化和旅遊的重要景點之一。

2019年,知名攝影師齊柏林執導的紀錄片《看見台灣》,以鳥瞰攝影的特殊視角,展現台灣豐富多彩的自然風光和人文景觀。其中,在影片中捕捉到踏在綿延稻浪中的大腳印,那是織羅部落最具代表的場景,象徵著人類與自然的互動,並從中展現出織羅部落的美麗景色和令人難忘的水稻文化特色。

▲踏在綿延稻浪中的大腳印,那是織羅部落最具代表的場景。

▲利用部落裡的天然食材,製成一道道秀色可餐的美味佳餚。

祖靈傳承土地回饋 米86團隊的永續使命

作為玉里鎮老部落之一的織羅部落,耆老們代代相傳的智慧,成為族人倚賴的價值觀及做事態度,尤其「祖靈」文化,更是原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文化瑰寶。「土地就如同人類的根源,祖靈告「訴我們怎麼對待土地,土地就會以怎樣的方式回饋給你」,這是頭目女兒─織羅部落米86團隊執行長黃郁惠返鄉多年所受的啟發。

從花蓮遠嫁到新竹的她,因為家裡一場突然的變故,不得不放下手邊工作回到家鄉,過程中也曾擔心就業機會的不足而陷入迷茫,但當回到最熟悉的那個地方,遵循著從小到大長輩們的諄諄教誨,再加上過去積累的層層人脈後,所有煩惱便逐一化解。她提到,回鄉後也未曾想過要從事觀光旅遊,但在因緣際會接觸到相關產業的朋友,以及參與縱管處所開設的課程後,從中學習到很多知識,專家講師也教導她如何將部落特色展現出來。因此透過開發遊程,將最純粹的部落文化帶給大眾,將部落的特色產物讓遊客體驗,同時秉持一路以來所堅持的初衷,以永續理念回饋土地,不受外界風花雪月的影響,站穩腳步傳遞織羅部落的歷史底蘊,藉由部落居民的相互幫助、決心發展觀光產業、耆老們的認同支持,每個細節都造就出如今部落聲名大噪的成功之因,打造出全球觀光客都尊重且敬畏的特色部落,完美展現台灣獨有的原住民文化。

黃郁惠提到,部落歷史文化悠久,耆老們的教育理念影響後代深遠,因過去總是被教育著要互助合作,所以社區關係十分緊密,族人團結一心,共同維護著部落的發展和安定。在2015年更號召部落青年、族人、文化藝術家及農業達人,組織「米86團隊」,成為部落裡舉足輕重的服務組織。「米86」來自於阿美族語中的「Mipaliw」,其意為過去族人在農作物收成期間經常互相幫助,不僅解決勞動力不足的問題,更凝聚彼此間的情誼,凸顯出傳統文化的互助精神。米86團隊由黃郁惠擔任執行長,成員尊重自然生態,注重從土地耕種到食物消費的環節,並將環境教育與部落遊程相互結合,讓遊客在遊玩的同時也能了解當地的文化和產業。此外米86團隊亦提供各種傳統的原住民料理,如稻米、葛鬱金、金多兒筍、山豬肉等,以及各式農事體驗、彩繪DIY等,期盼讓遊客到訪於此能感受最道地的原住民文化體驗。

▲米86團隊提供各種傳統的原住民料理,讓遊客感受最道地的文化體驗。

夏季盛宴-葛鬱金節 探索阿美族食農文化

提到米86團隊,那就得講到一年一度「織羅部落葛鬱金節」,活動主旨緊扣部落復育種植10多年的葛鬱金珍寶,透過阿美族飲食文化及生活方式,傳遞出取之於山河,敬天惜物的感恩之情。每屆活動都將米86核心精神-「互助換工」發揮的淋漓盡致,不僅串連玉里鎮193線小農、春日國小、玉東國中、店家及部落文健站及綠色照顧站,更透過資源整合,發揮食農教育、文化傳承的精神與理念,推展一系列相關活動。活動今年邁入第9屆,於4/21、24、27、28共4個梯次舉辦,活動主要內容包括農事體驗、產品展示、文化表演等,在這期間旅客可以參與各種有趣的活動,如採收葛鬱金、製作傳統美食、觀賞原住民舞蹈表演等,讓遊客了解部落的傳統生活方式,深入感受原住民文化的豐富內涵。

葛鬱金在阿美族語稱為「Alida」,產季從11月到隔年4月,其塊莖含有豐富的澱粉,被用作食品黏著劑和勾芡用的太白粉原料。葛鬱金澱粉質地細緻,顏色純白,可用於製作各種食品,如糖果、餅乾、布丁或果凍等,增添食物口感和風味,具清熱解暑功效,更因其養生保健功能,深受外界矚目。

品味織羅3寶 體會原民文化傳承

最具代表織羅部落的3種作物除葛鬱金外,還有生長於海岸山脈地區,叢生特性介於箭竹與桂竹之間的金多兒筍。金多兒筍外觀幼嫩細長,口感香脆並帶有特殊的苦味,深受當地人喜愛。其收穫季節為每年的6~10月間,遊客們可親自到部落的農田中採摘新鮮的金多兒筍,體驗農耕的樂趣。

同時盛產稻米的玉里鎮,為協助織羅部落轉型有機農業,發展出自有稻米品牌「舞米」,從有機水稻栽培技術、品種選擇、病蟲害防治、栽培管理到農業生態環境的營造技術等,賦予舞米不同的生命力,同時也以紅糯米、紫米、小米、白米及糙米進行彩繪創作,開發出創意伴手禮,帶動地方產業發展。

時至今日,織羅3寶已成為部落不可或缺的存在,從「記憶的家鄉味」到「友善大地農耕種植」不斷影響週邊社群,透過部落人們的攜手合作、籌辦各種活動,以及鄰近居民的共享歡樂,徹底展現出強大的凝聚力及團結的精神。

對織羅部落來說,每場慶典都不僅是一場觀光活動而已,更重要的是一個對原住民文化的尊重和傳承,遊客可藉此深入了解台灣原民的生活方式及價值觀,體會部落文化的獨特魅力,期盼邀請所有旅客一同踏上探索原鄉之美的旅程,感受那份濃厚的文化底蘊,共享部落的美好和多彩。

▲玉里鎮為盛產稻米的地區,米86團隊特別安排彩繪稻米DIY。

▲葛鬱金是織羅部落中最具代表性的作物,塊莖含有豐富的澱粉,被用作食品黏著劑和勾芡用的太白粉原料。

▲將環境教育與部落遊程相互結合,以期了解當地生態產業。

本網站報導之旅遊產品價格,屬於旅遊同業躉售營銷建議,不具旅行社資格之直客消費者,恕無法以該價購買,請另洽各業者直客服務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