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起)石山里里長兼緩慢民宿主人吳乾正、台灣旅遊交流協會執行委員會主委賴瑟珍。
引言文賴瑟珍
這幾年大家都在談地方創生,其實早在30年前,人稱阿正的金瓜石青年就已經辭掉台北的工作,回到家鄉投入地方創生。
在台灣民宿的經營者很少人不知道吳乾正,他是民宿經營的先行者。1995年他說服家人將老家騰空改造為民宿,標榜渾然天成的自然環境,取名雲山水,吸引很多人取經。我與他相識於民宿法規訂定過程中,發現他有理想、有夢想、能論述,2001年民宿管理規則終於出爐,這中間有他的一份力。
吳乾正認為經營民宿是讓沒落的鄉村兼顧生存和生活的最好方法,他也定義民宿的主人必須是在地觀光的引路者,他口才便給、妙語如珠,經常帶著遊客遊覽礦坑、秘境。為了讓金瓜石的環境更加美好,他連任6屆的里長,金瓜石的一草一木他如數家珍。
30年過去了,他提升自我與知名的薰衣草森林合作,引進緩慢民宿品牌,讓旅遊的過程從生活走到生命的意義。令人感動的是他對家鄉的愛及對台灣觀光的信心。他認為觀光是台灣移不走的產業,台灣是世界最友善的旅遊地,他夢想有一天他的家鄉─金瓜石可以成為世界級的礦業旅遊地,水金九利用纜車、蹦蹦車串連,從運礦變成運人,坑道的活化再利用、山城聚落的營造,用規劃科學園區的精神將水金九規劃為幸福礦業觀光園區,期待他的夢想有一天成真。
▲台灣旅遊交流協會執行委員會主委賴瑟珍
是怎麼樣的風景,讓在外的遊子,甘願回到家鄉打拼、成為民宿主人,最終將熱情帶入公共領域,與居民們一起改變家鄉。這是優美的金瓜石與熱血青年─石山里里長兼樹屋民宿的主人吳乾正(阿正)攜手編織出的故事。
出自於對家鄉的熱愛,為了讓金瓜石被看見,他成為民宿先鋒,從青年奮鬥至今不懈。為了讓地方改變,里長一當就是6屆,只為了與鄉親們一起提升在地,並吸引更多旅人在這裡長時間停留,以在地人的視角重新認識金瓜石。
捨棄鋼筋水泥的台北 樂回金瓜石當返鄉青年
提到當年返回金瓜石、經營民宿的心路歷程,吳乾正不加思索回答到:「因為這是我學生時代的夢想」。
作為土生土長的金瓜石孩子,吳乾正見證了當年的繁華,隨著台灣光復後政府接收了日本人過去經營的金瓜石礦場,並於1955年成立台金公司,在這黃金時期,金瓜石的熱鬧與人聲鼎沸難以想像,不僅人口眾多,甚至發展遠高於同時期的板橋等都會區。
然而1970年代起,金瓜石的金銅產量逐漸枯竭,人口外移的速度就猶如水龍頭宣洩般開始無法阻止,最終1987年台金公司宣告歇業後,更為金瓜石的經濟徹底敲響了休止符。
這段時期是吳乾正在台北求學、工作的階段,雖說來到首善之都生活,但面對鋼筋水泥林立的大樓群,過度的擁擠只讓他覺得生活極其壓抑,為了逃離這種高壓環境,最終結束在台北的服飾業重返金瓜石,追求他童年熟悉的幸福生活。
預料民宿將成顯學 第一代民宿主人登場
然而想體驗幸福的生活,也需要實質的經濟作為支撐,一次的契機下,獲得房源的吳乾正於1995年經營起金瓜石首家民宿「雲山水小築」,正式踏入志業。有趣的是,當年民宿尚未制定相關管理辦法,而吳乾正只是秉持著「家鄉的美好應該讓更多人看見」理念,加上預先洞察到未來都市人將會大舉前往郊外放鬆身心靈的需求,便毅然決然投資這個尚在孕育期的行業。
事後也證明了吳乾正洞燭機先的眼光,雲山水的登場,不僅讓越來越多不熟悉金瓜石的旅客到訪,也吸引許多當地居民投入民宿經營的行列,甚至到訪過的遊客也因為民宿而愛上這裡、遷居到此,最終成為民宿主人,開啟「金瓜石民宿經營」的風潮。
化身金瓜石推廣大使 美食、美景、秘境了然於胸
當都市化的腳步不斷邁進時,民宿的興起是必然現象,因為能成為無數都市人在生活之餘的心靈寄託,這種共享型的別墅概念便會受到追捧。
經濟學出身的吳乾正強調,民宿是個能讓自己幸福的產業,主人透過民宿獲得經濟支持,旅客則能透過民宿得到幸福感。民宿更是驅動地方微旅行發展的關鍵,民宿主人是在地觀光引路者,對於當地一草一木、四季變化、人文歷史都有一定認識時,將帶給旅客更深度、引人入勝的旅行。隨著越來越多優質民宿的誕生,更帶動地方觀光發展,為在地村落開啟發展的另一扇窗,達到觀光的微循環。
「金瓜石有很多秘境,但沒人帶,絕對找不到」,為了讓旅客真正認識家鄉,吳乾正化身成推廣大使,金瓜石一草一木無不了然於胸的他,能帶著旅客遊歷挖礦地道、秘境,甚至最道地的美食,都在他的指引下,將最具在地代表性的口袋名單,無私的分享給每位旅客。
▲金瓜石擁有獨特的文化、歷史與自然美景,在民宿的襯托下,吸引越來越多旅客放慢腳步,感受在地的美好。
▲吳乾正可說是金瓜石的最佳推廣大使,對於這裡一草一木都了然於胸的他,總是懷抱熱情向每位旅客推薦當地的私房景點、秘境、美食。
從獨樂樂到眾樂樂 開啟里長伯6連霸生涯
在吳乾正的帶動下,迎接了來自全台、甚至世界各國的遊客到訪,然而一個人的力量終究有限,更需要打群體戰才能加速扭轉在地。於是吳乾正不斷提升自我,為了提升當地的住宿產業,借力使力邀請薰衣草森林集團進入金瓜石,把原本的雲山水主棟建築,改造、轉型升級為「緩慢金瓜石」。
吳乾正也將對於金瓜石的熱情挹注到公共領域,除了擔任過民宿相關協會的理事長外,更成為遠近馳名的里長伯,至今已經蟬聯6任,23年來無私的提升在地觀光能見度。其中最關鍵的代表作,便是整頓家鄉的景觀,吳乾正不僅積極爭取中央、地方等相關公部門的資源與補助經費,甚至也會自掏腰包,逐步優化在地的一條條路徑,把整個石山里當作一個美好的生活園區在經營。
而這股熱情最終也擴散到當地居民身上,跟隨著這位里長伯的腳步,一起為家鄉的美好未來共同奮鬥。
▲吳乾正與知名的薰衣草森林合作, 打造金瓜石極具代表性的民宿「緩慢」。
預見下一個顯學 積極倡議居遊思維
從小我逐步影響到大我,是因為吳乾正已經看到下一個趨勢:「居遊」,他指出,數位時代的興起與網路的普及,加上疫情帶動思維的轉換,讓人們不再受到工作範圍的侷限,這些數位移民們便開始嚮往「居遊」的生活,追求能在旅遊與工作達到平衡的完美場域,而民宿便是絕佳選擇。
金瓜石擁有得天獨厚的條件,擁有多元的住宿選擇,更有歷史、人文、自然美景值得探索,也更適合「深度旅遊」的發展。吳乾正強調,金瓜石是值得長居的旅遊勝地,在居遊興盛的未來,民宿將不只是提供1晚的住宿體驗,而是能讓旅客住上一週、一個月,甚至更為長期的地方,讓旅人深刻感受在地生活的美好。倘若週遭又擁有豐富的民宿聚落共存,從一般村落發展成渡假村落,旅客便能不斷更換住宿環境,真正當個在地人。
他提出一個有趣的觀點,雲在天上,嵐在山邊,霧是人置身其中,然而成分其實一樣,只是感受度不同,觀光與旅行亦是如此,深度將帶給旅遊更豐富的體驗價值,而這也是他窮極一生追求的目標,讓金瓜石能從一個民宿的聚落,進步到一個適合「居遊」的村落,繼續蛻變出不一樣的新面貌,讓更多人居遊金瓜石,採幸福的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