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廣場邁向25週年之際,為紀錄這段充滿挑戰與成就的旅程,新北市農會特別編撰出版專刊《說時容易|希望廣場邁步二十五年紀實》,並於3/8舉辦發表會。該專刊完整呈現希望廣場從1999年因應921震災設立,至今成為全台最大農民市集的發展歷程,以及背後默默耕耘者的動人故事。
希望廣場自成立以來,經歷兩次遷址,從最初的臨時展售場地,發展為實體與線上並行的農產品直銷平台。此次專刊的出版,不僅回顧歷史,更是對參與其中的農友、經營團隊與社會各界致敬。
特別蒞臨,並為希望廣場創作25週年誌慶新詩的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前主委陳武雄博士表示,希望廣場的最大特色,在於它將農民自產自銷的點,擴張到與消費者面對面溝通的線,再經過25年的發展,擴散成為涵蓋廣泛的面,讓消費者與農民擁有最佳的橋樑。
新北市農會總幹事楊棟樑表示,希望廣場的發展過程可謂『說時容易,做時不易』,這本專刊的問世,不僅是為了記錄,也希望能激勵更多人持續支持台灣在地農業。
《說時容易》專刊涵蓋希望廣場發展的10大面向,包括「大事紀」、「希望的推手」、「拓荒的前輩」、「堅毅的戰友」、「樸實的農友」等,透過人物專訪與紀錄,生動呈現這25年來的點滴。新北市農會期盼透過此專刊,讓更多人了解希望廣場的價值,並邀請社會大眾一同關注台灣農業的未來發展。
▲貴賓們一起揭開《說時容易|希望廣場邁步二十五年紀實》新書揭牌儀式。
▲《說時容易|希望廣場邁步二十五年紀實》新書發表會邀請到見證著廣場走過25年歲月的貴賓們齊聚一堂。
▲(左起)新北市農會常務監事林文良、理事長林讚枝、總幹事楊棟樑。
▲(前排左5起)新北市農會常務監事林文良、理事長林讚枝、總幹事楊棟樑、新北市農會供銷部主任張麗梅(前排右3)與夥伴合影。
陪伴希望廣場走過多年歷史 代表欣見成為農民、消費者最佳橋樑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前主委陳武雄。
▲《說時容易|希望廣場邁步二十五年紀實》美學顧問─台北藝術大學老師陳約宏。
▲打造希望廣場的建築師周劍平。
▲農訓協會出版處處長丁文郁博士。
▲旗山農會果樹產銷班班長蘇昆宏。
▲臺灣大學名譽教授高淑貴(右)。
▲《說時容易|希望廣場邁步二十五年紀實》編輯代表盧怡琦。
專刊連結請點 >>https://online.fliphtml5.com/inxmn/kvg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