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0期|2022.07.18|記者:張偉浩
2022城鄉永續地方創生大會7╱7登場 首場啟發花蓮在地創業者新思維

花蓮縣政府於福容大飯店辦理「2022城鄉永續─地方創生大會」,邀集公部門與業界知名 專家學者,針對城鄉永續、產業現況、國際趨勢、增加地方力、創造力等議題進行討論, 花蓮縣長徐榛蔚親自出席與會,特別邀請重量級與談貴賓,解析未來世界趨勢與在地連 結,啟發花蓮在地創業者的新思維;透過專題簡報及沙龍面對面,與地方創生、青創、青 農、工商協進會等團體對話,討論後疫情時代的新趨勢、鄉鎮永續的創新建議與分享。

▲花蓮縣長 徐榛蔚

聚焦「城鄉永續」議題 規劃三軸三心多亮點 推動育才、培才 連接到地方創生 透過智慧城市來永續花蓮 共同發展屬於花蓮在地特色

後疫情時代,環境永續、健康議題備受重視,地方如何在 創業、服務上有新的思維,創造城市的競爭優勢,成為 一個重要的課題,花蓮距離主要觀光人口大城市相對遙遠,受 限於交通與天候影響,需要自立自強之外,更需要來自外界的 應援,一起探討並提供寶貴觀點。透過跨域專家的分享,解析 未來世界趨勢與在地連結的商業模式。因此,花蓮縣政府特別 聘請10個不同領域的前瞻領袖,啟發花蓮在地創業者的新思 維,並由交流產生合作的機會,期盼建立在地成功模組。

一個城市的發展是集體創作 善用智慧落實觀光、醫療、交通

花蓮縣長徐榛蔚表示,一個城市的發展跟進步是一個集體 的創作,創作中更有大家的關愛還有夢想在其中,感謝縣府所 有的局處首長還有團隊,在幾十年當中讓花蓮不斷的穩健向 前,在穩定的基礎上不斷的創新,地方創生與文化創生都是在 地的文化去捲動起來的,花蓮縣政府長久以來規劃三軸三心多 亮點,三軸部分是森林綠帶軸、綠谷廊帶軸、海洋藍帶軸;另 在三心部分則有大花蓮政經文化核心、中區的多元文化慢城核 心,南區的健康樂活養生核心,在此基礎上,再針對軟體的布 建以及硬體的規劃,將施政的八大面向涵蓋在內。

徐榛蔚接著說,花蓮縣府從教育體系來推動育才、培才, 連接到地方創生,接續攬才、留才,留住花蓮子弟,攬住外地 人才,讓地方能夠產生更多的「關係人」,給予花蓮前進更豐 厚的力量。花蓮縣府積極透過智慧城市來永續花蓮,智慧城市 就是透過AIOT技術及數位科技來服務鄉親,善用智慧觀光、 智慧醫療、智慧交通各層面的,有效創造民眾有感的友善服 務。期許未來的建設結合地景地貌並符合這塊土地的需求,結 合地景地貌,花蓮狹長的海岸線有許多業管單位,邀請各領域 的佼佼者來分享,如何激發不一樣的花蓮特色,都需要集合大 家的創意,共同發展屬於花蓮在地特色。

國海院推動海岸聚落永續發展 從花蓮開始執行創生實驗室

「相信在花蓮可以翻轉出更不一樣的浪花」,國家海洋研 究院院長陳建宏表示,國家海洋研究院2020年開始推行關於 海岸聚落樣貌調查,經調查海岸聚落潛藏多元豐富的生命力, 如何活耀海洋聚落發展的DNA,促進海洋青年的發展,讓產業 傳承的同時能維護環境,這是重要的課題。國海院從2021年 開始推動海岸聚落的永續發展,包括基礎資料的調查、在地系 統的建置,另外也做地方的創生實驗室,希望透過這些形成一 個典範,從花蓮開始執行,還成立花蓮的海青應援團,從政策 面、產業面、研究面去協助海岸地方聚落的發展,感謝縣長徐 榛蔚的長期以來的支持,期待未來合作能翻轉出花蓮海洋文化 獨具一格的浪花。

國家海洋研究院海洋政策及文化研究中心副研究員張桂肇則表示,花蓮縣黑潮帶─洄瀾之海:花蓮沿岸最重要的就是 「黑潮文化」,黑潮不僅帶來了豐富的漁業資源,更是文化傳 遞的重要路徑。花蓮可以借鑒外國海岸聚落發展,像是愛爾蘭都柏林霍斯、加拿大「島嶼海岸經濟信託基金」、日本能登的 里山里海列為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系統,藉此支持在地產業 發展。未來,國家海洋研究將與花蓮縣合作,以廊帶型海岸聚 落條件之下,擬以黑潮為議題推動海岸聚落發展,共同提案向 日廣場空間活化與營運、形成花蓮海青應援團、協力參與「東 部以東」聯展,以文化為核心發展花蓮永續海岸聚落。

2050淨零轉型、永續發展 花蓮地熱、海洋能為重要綠能開發

國發會國土處處長彭紹博則以「花蓮永續發展環境推動與 展望」作為主題,他表示,國土發展議題及挑戰包括:國土 資源利用及設施管理(明智利用國土資源、公共設施維護管 理)、國際經濟產業競爭(優化公共建設布局、加強產業競爭 優勢)、2050淨零轉型(達成淨零碳排、永續發展)。 此外,花東近期重要政策中,交通建設的台9線蘇花改計 畫、蘇花安、花東景觀大道、花東鐵路雙軌電氣化、台9線南迴 公路拓寬計畫,政府投入預算合計 高達2,700億元以上,不但節省交 通成本,也創造安全環境。更以永 續發展為目標以公務為主,花東基 金為輔,推動各項發展措施,像是 善用花東地區優勢及特色,維護及 營造具花東地區特色之城鄉景觀, 並保存原住民族部落發展與文化, 積極鼓勵人才東移及返鄉創業。展 望未來,花東須落實智慧交通、營 造觀光圈、智慧農業、遠距醫療、原民永續發展、海洋資源永 續利用、綠色能源,讓花蓮成為永續、富足、樂活的生活圈。

日本地域振興協力隊政策 讓都市為鄉下貢獻城市經驗、想法

大石田町地域振興協力隊末石靖知,分享山形縣大石田町 的後疫情地方觀光與產業發展,而地域振興協力隊就是日本總 務省的政策,是促進城市人搬家到鄉下,任期3年內在各鄉鎮辦 公室工作,讓自己在都市累積的經驗帶進鄉鎮,提供鄉鎮新的 想法,為地方自治體帶來好處。目前的主要工作是接待外國觀 光客,促進外國觀光客消費,雖然大家不太清楚大石田在哪, 但是一定知道銀山溫泉,要前往銀山溫泉一定要搭JR新幹線到 大石田站。

12月到3月是主要的觀光旺季,過往車站有太過於狹小,巴 士購票與搭乘人數,以及行李寄存處不夠的問題,另外也需要 導入伴手禮銷售、開發與抵用券的使用,希望透過解決這些問 題,讓來訪的旅客可以經由銀山 溫泉可以間接認識大石田,並成 為大石田的粉絲,分享美麗的照 片在社群平台上,讓更多旅客在 大石田消費,讓居民的經濟好 轉。雖然新冠肺炎對於在地觀光 帶來極大的損失,現在也已經慢 慢接待觀光客,希望在2023年 可以恢復正常,讓更多旅客來到 大石田與銀山溫泉。

 

 (左起)花蓮慈濟醫院副院長陳星助、國立東華大學副教授陳筱華、門諾醫院壽豐分院院長莊永鏢、門諾會醫療財團法人資源開發中心總執行長張文信、大漢技術學院校長姚國山、經濟部中小企業處科長陳佩君、國發會國土處處長彭紹博、花蓮縣長徐榛蔚、國家海洋研究院院前院長邱永芳、院長陳建宏、主任蘇嘉宏、微笑臺灣總編輯李佩書、魚樂天地鄉鎮應援團執行長何立德老師、旅奇週刊社長何昭璋、國家海洋研究院海洋政策及文化研究中心副研究員張桂肇、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海洋文創設計產業學系助理教授莊育鯉。

本網站報導之旅遊產品價格,屬於旅遊同業躉售營銷建議,不具旅行社資格之直客消費者,恕無法以該價購買,請另洽各業者直客服務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