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1期|2022.10.03|記者:王政
陳盛山看韓國「慢」運動 慢食、慢活、慢城到慢遊 體驗在地生活成韓國國際行銷一張名片

隨著生活節奏越來越快,現代人逐漸開始追捧慢步 調的生活模式,進而衍生出強調慢食、慢活、慢遊 的旅遊模式,尤其在後疫情時代,旅遊不再走馬看 花,更深度探訪在地故事的旅程,反而能吸引旅客 目光。面對即將於10/13開放邊境的台灣,慢城或 許可以成為未來觀光的新突破口。

▲中華科技大學航空運輸管理研究所教授 陳盛山

從國際推展慢城反觀台灣 放眼疫後觀光永續發展的新出路 宜加速腳步4+5爭取國際慢城認証 為疫後永續觀光再開一扇窗

慢城的風氣其實在2014年便吹進了台 灣,彼時花蓮鳳林於2014年6月拔 得頭籌,成為台灣首個國際慢城,短短1 年過去,嘉義大林、苗栗南庄與三義也 加入了國際慢城的認證,獨特的「慢」 文化在當時掀起一陣旋風,吸引大批觀 光客紛紛前往,帶動觀光的蓬勃發展, 也讓各縣市紛紛抓緊機會爭取認證,期 盼在國際上嶄露頭角,然而多年過去 後,台灣的國際慢城數量依舊停在4個。

讓各縣市趨之若鶩的國際慢城,最早 起源於1999年的義大利,是由慢食運動 (Slow Food Movement)延伸出的慢城運動(Cittaslow Movement),涵蓋7大面 向、8大公約與72項指標。這種生活哲 學讓越來越多生活節奏迅速的現代人, 逐漸反思速食文化所帶來的問題,進而 正視環境、生態以及健康,期盼重新找 回平衡,以生態保育、健康為出發點, 推展觀光旅遊、文史保存、城市基礎建 設,提升生活品質。

因此自2001年起,義大利的28個城 市經過專家認證後加入組織,至今已有 88個國際慢城,成為歐洲之最,進而吸 引德國、挪威、英國等歐洲列強爭相加 入申請行列。隨後這股風氣從歐洲蔓延 到亞洲,除了擁有21個國際慢城的土耳 其,首個響應國際慢城運動的韓國,擁 有17個國際慢城位居東北亞第一,甚至 遠超過中國大陸的12個慢城。

中華科技大學航空運輸管理研究所教授陳盛山指出,慢城的發展其實與 聯合國積極倡導的「2030永續發展目 標(SDGs)」宗旨高度呼應,如SDG11 的永續城鄉,便期盼建構具有包容、安 全、韌性及永續特質的城市與鄉鎮,對 比慢城呼籲找出生活平衡,以生態保 育、健康為出發,帶 動在地發展,甚至延 伸合乎在地發展的旅 遊模式與基礎建設。

韓國作為亞洲國 際慢城數量最多的國 家,不僅積極拓展慢 城申請認證,甚至將 其導入觀光發展,藉 由多元的旅遊路線, 邀請旅客走入如全羅 南道潭陽郡昌平的三 支川村、新安曾島、莞島青山島這些一同被 指定為亞洲最初的慢城,帶來旅遊的新穎感 受,這些都值得放眼後疫情時代的台灣,在 觀光發展上的借鏡。

▲韓國為亞洲國際慢城 數量最多的國家。

▲世界各國積極爭取國際慢城的認證。

▲亞洲以土耳其與韓國為國際慢城的大宗,其中韓國經過慢城認證的城市達17個。

打造慢城之國 韓國積極發展慢城觀光

慢城精神真正的意義,是透過不斷的溝 通與擴散,讓官方與民眾開始思考推動慢 城、慢生活的重要性,進而開始取捨生活中 最重要的東西。在全球快速經濟化的過程 中,人與人之間的互動逐漸被忽略,慢城運 動成為指引生活方向、創造群體幸福的改善 運動,期盼在快與慢之間取得平衡,實踐全 球在地化(Glocalization),為各地小而獨特 的鄉鎮,開創不一樣的可能。

韓國之所以開始推動慢城,主要是當時 的空背景下所致,自1997年金融危機後, 短短10年的時間,韓國極發展經濟、從亞 洲四小龍脫穎而出後,人民的壓力與日俱 增,開始對於更有品質的生活體驗嚮往。 2005年韓國漢陽大學觀光系教授孫大鉉 (Dae-Hyun Son)赴義大利參訪慢城,評估 韓國慢城認證的條件與可行性,返國便集合專家學者於2005年年底成立「韓國慢城促進 委員會 (한국슬로시티추진위원회)」,著手 尋找適合成為慢城的城市,隔年成功促成新 安、莞島、長興、潭陽4個縣市獲得國際慢 城的認證。

經過多年推廣之後,韓國目前共有青松 郡、春川市、潭陽郡、金海市、河東郡、 堤川市、全州韓屋村、南揚州市、尚州 市、舒川郡、新安郡、泰安郡、莞島郡、 寧越郡、英陽郡、禮山郡等17個城市通過 國際認證。

▲全州韓屋村。

在慢城的經營上,韓國也提出了專屬自己 的慢城概念,包括

1.人口未滿5萬人,得到國際慢城組織 認證的「慢城(Slow City)」。
2.贊同慢城運動理念協助相關活動 外,對於維護生態環境與傳統文化,建 造社區共同體相當積極,以其中幾項慢城 認證指標為發展項目的「慢城合作城市 (Supporter of Cittaslow)」。
3.對慢城運動提供協助的「慢城友好企 業(Friend of Cittaslow)」,其中不乏 大型企業加入。

高度重視慢城的韓國,自2008年起便定 期召開慢城國際論壇,邀請各國專家學者參 與,探討慢城活動的發展與方案,每年發行 兩次的慢城研究誌與研究報告書等,不 定期舉行國內研討會及相關研究活動。

隨著慢城的數量持續增加,高度推廣 觀光的韓國也將其作為發展的利基點之 一,如韓國觀光公社官網中便介紹多個 慢城的旅遊選擇,如河東郡岳陽便以慢 城作為亮點,以在地活動搭配產物來推 廣觀光。

慢城對於觀光的挹注 國際乃至台灣皆積極爭取

慢城對於一個城市而言,首先是城市 的風格型塑、文化的保存、在地建設的 帶動,以及居民對於在地的認同感及經 濟提升,後續才是觀光旅遊的發展。而 偏鄉城鎮因為推動慢城,帶動觀光品質 提升時,更能吸引青年返鄉,解決青年 外流問題與社會高齡化問題。

剖析慢城之所以受到各國追捧與爭取 認證,其主因仍舊觀光客對於慢城的高 度興趣,進而能帶動觀光的挹注,進而 為在地創造大量的工作機會。

同樣的成效在韓國能看見,如韓國全 州自2010年被授為慢城後,觀光人次開 始逐年上升,從當年的350萬人次,提升 至逾千萬人次。距離首都首爾不到20公 里的南揚州市鳥安,是首都 圈唯一的國際慢城,亦成為 喧鬧城市的一處世外桃源, 2011年申請便獲得認證。 主因在於國家列為上水源保 護區,因此限制開發,無形 中有效保護農業的發展,甚 至衍生出成果豐碩的有機農 業,在這裡能體驗慢行、慢 休閒、慢食、慢行動、慢 節慶等,讓旅人有機會放 慢步調、體驗在地生活。

可以看出,在高度保護傳統文化之 下,依舊能創造在地國際化的模式,進 而帶動當地的魅力,加速吸引旅人到 來。尤其強調慢活、慢旅行的模式下, 旅客停留的時間也將拉長,消費的金額 自然持續增加,這便是慢商機的關鍵。

讓慢商機在台發酵 4+5打造慢城新連線

台灣的三義與南庄,在獲得慢城認證 後,苗栗縣府高度重視,結合社區營造 計畫,不斷以慢城作為觀光行銷亮點, 包括前者便是將知名的木雕作為利基, 搭配客家料理、舊山線鐵道旅行等吸引 觀光客;而南庄則是型塑成優雅的小 鎮,除了優美的老街外,更有豐沛的旅 遊資源。兩者相互交融下,讓苗栗成為 名副其實的悠閒慢城。

慢城所帶來的「慢商機」與重新賦 予的城市形象,讓全台各縣市積極爭取 加入慢城的行列,包括屏東竹田、瑪家 鄉、台東池上、雲林古坑、台東鹿野、 台中市和平與新社、花蓮玉里等城市都 積極爭取國際認證中,甚至離島的金 門,也視慢城為永續發展的關鍵之一。

陳盛山強調,慢城是體驗在地台灣 風情,及台灣為永續觀光再開一扇窗, 然而以放眼國際觀光市場而言,目前的 4個慢城對於台灣來說依舊相對不足, 因此更需要中央單位帶頭引入資源針對 重點城市進行重新型塑。若能在原先 的基礎上,爭取到北、中、南、東、 離島等5個區域的慢城認證,自然能 讓慢城的觀光動能,由過去的點延伸 到線與面,拉長國際旅客訪台的時間 與消費,讓慢商機持續在台灣各地發 酵、挹注在地,進而成為台灣在瞄準後 疫情時代的旅遊新模式與發展利基。

▲ 台灣在國際慢城的爭取上應該轉為積極,才能創造後疫情時代旅遊的新面貌。

本網站報導之旅遊產品價格,屬於旅遊同業躉售營銷建議,不具旅行社資格之直客消費者,恕無法以該價購買,請另洽各業者直客服務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