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0期|2023.02.13|記者:王政
陳盛山看慢城如何以觀光作為支點串聯永續發展目標邁向社區旅遊CBT

從慢食運動延伸而出的慢城運動,在歐洲發酵後輻射全球,至今已是許多國家積極追求的目標之一,如位於東北亞的韓國,便成功輔導出17個國際慢城,以不同的優勢再生社區、吸引外來客到訪,重新活絡當地的生活面貌,也與永續發展目標所延伸出的社區旅遊(CBT)發展趨勢相輔相成。

▲中華科技大學航空運輸管理研究所教授 陳盛山

讓「慢城」、「社區旅遊」與「觀光」 相容 改變當地面貌、強化獨特優勢 促使在地成功與國際對接創造台灣觀光多角化發展

讓各國趨之若鶩的國際慢城,最早起源於1999年的義大利,隨著慢食運動(Slow Food Movement)廣為普世所接受後,逐漸延伸而出慢城運動(Cittaslow Movement),這種生活哲學讓越來越多生活節奏迅速的現代人,逐漸反思速食文化所帶來的問題,進而正視環境、生態以及健康,期盼重新找回平衡,以生態保育、健康為出發點,推展觀光旅遊、文史保存、城市基礎建設,提升生活品質。

中華科技大學航空運輸管理研究所教授陳盛山指出,慢城的發展與聯合國積極倡導的「2030永續發展目標(SDGs)」高度呼應,SDG11的「建構具包容、安全、韌性及永續特質的城市與鄉村」,便期盼建構具有包容、安全、韌性及永續特質的城市與鄉鎮;對比慢城所倡議的「找出生活平衡,以生從慢食運動延伸而出的慢城運動,在歐洲發酵後輻射全球,至今已是許多國家積極追求的目標之一,如位於東北亞的韓國,便成功輔導出17個國際慢城,以不同的優勢再生社區、吸引外來客到訪,重新活絡當地的生活面貌,也與永續發展目標所延伸出的社區旅遊(CBT)發展趨勢相輔相成。態保育、健康為出發,帶動在地發展,甚至延伸合乎在地發展的旅遊模式與基礎建設」概念,兩者其實不謀而合,皆是透過不同方式改變在地,進而創造永續的最終目標。如同國際慢城概念深植的韓國,便寫下傲視東北亞的17個慢城驚人紀錄,在政府的積極投入下,輔導具有潛力的社區,讓在地居民凝聚出一股強大的型態意識,逐漸醞釀出別具特色的慢城與區域旅遊,進而透過觀光、生態經營等方式,為社區帶來豐厚的經濟反饋。

▲全國各國越來越積極推展慢城,打造自身與國際接軌的渠道之一。

從慢城的茁壯 看見韓國社區的再生

作為亞洲國際慢城數量最多的國家,韓國十分積極於慢城的申請與認證,進而透過觀光的導入,加速發展社區再生的進度。如全羅南道潭陽郡昌平的三支川村、新安曾島、莞島青山島這些被指定為亞洲最初的慢城,便是透過觀光的加持,為旅客帶來新穎的旅遊感受,也讓社區居民生活品質乃至於各項建設,都能獲得顯著的提升。

韓國之所以開始推動慢城,主要是1997年金融危機後,韓國經濟發展顯著成長,於此同時人民的壓力與日俱增,開始對於更有品質的生活體驗嚮往。2005年韓國漢陽大學觀光系教授孫大鉉(Dae-HyunSon)赴義大利參訪慢城,評估韓國慢城認證的條件與可行性,返國便集合專家學者於2005年年底成立「韓國慢城促進委員會」,著手尋找適合成為慢城的城市。

根據韓國慢城官網對於這個運動的定義,「慢城運動並非顛覆現代人的節奏,而是在快與慢、農村與都市、地方化與全球化中,找出更適合生活的步調」。

經過多年推廣之後,韓國目前共有青松郡、春川市、潭陽郡、金海市、河東郡、堤川市、全州韓屋村、南揚州市、尚州市、舒川郡、新安郡、泰安郡、莞島郡、寧越郡、英陽郡、禮山郡等17個城市,已經通過慢城的國際認證。

爬梳韓國的慢城策略,能發現不同於國際慢城聯盟的憲章,從環境、基礎設施、城市景觀、土特產價值化、遊客容納、市民參與和擴大等7大方面、72個條款發展,韓國反而選擇篩選出其中的24個適合韓國屬性的條款,作為自身「慢城」認證的標準和目標,最大限度保護、挖掘與建設歷史文化遺蹟,以及自然生態景觀的基礎上。

也因此,韓國的17個慢城大多以生態環境為核心,推出富有文化蘊涵與生態概念的慶典、季節性活動吸引目光,從傳統文化、休閒產業、特色農業、傳統加工品等多元面向導入觀光,最大限度的保留了在地特色。

值得一提的是,慢城的數量持續增加,韓國也將其作為發展的利基點之一,韓國觀光公社官網中便介紹多個慢城的旅遊選擇,如河東郡岳陽便以慢城作為亮點,以在地活動搭配產物來推廣觀光。

從上述可以歸納出,韓國慢城推動的發展核心,包括:1.培養社區的特性與個性;2.營造人性化的公共設施;3.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生態環境;4.致力提倡在地的慢食體驗。

▲韓國成為亞洲最積極發展國際慢城的國家之一,並以17個慢城認證傲視全球。圖為最初獲選韓國4個慢城之一的新安曾島。

▲位於全羅南道的河東郡岳陽以慢城作為亮點,以在地活動搭配產物來推廣觀光。

慢城V.S.社區旅遊 誰更能挖掘在地、對接國際

隨著各國積極響應聯合國所擬定的SDGs目標規範,讓觀光能與永續對接,也成為大力發展觀光的國家高度關注,也造就永續旅遊概念的登場。世界旅遊組織(UNWTO)曾指出,「永續旅遊是一種充分考慮當前,以及未來經濟、社會、環境的影響下,能滿足旅客、旅遊產業、社區、環境的需求。」

其中,「社區旅遊」(Community-based tourism,簡稱CBT)成為顯學,透過在地的食農教育、人文導覽、購買當地生產的當地伴手禮,都有助於社區發展,也與永續發展目標的多項指標緊緊相扣。慢城的概念,同樣是讓鄉鎮的經濟獲得活絡,除了公部門的資源挹注之外,觀光成為刺激在地發展最迅速的模式。如同全球最初的4個慢城之一布拉(Bra),便透過節慶活動發展出小旅行來吸引觀光客,讓鄉鎮成功與國際接軌。

彙整雙方概念不難看出,一個社區、鄉鎮的再生,都需要在地居民的認同感,透過政府資源由上而下的挹注,在地組織開始評估自身的環境、飲食、生產等面向,將社區凝聚成共同體,透過在地居民的積極參與下,將當地別具特色的生活面貌,以不同渠道的行銷方式,展現給全球遊客。

然而慢城作為國際型且具有認證的方式,某種層面上更能獲得國際關注度,如同台灣自2014年花蓮鳳林榮獲慢城殊榮後,短短1年嘉義大林、苗栗南庄與三義也加入了認證行列,成功在當時掀起一陣「慢」旋風,吸引大批觀光客紛紛前往,帶動觀光的蓬勃發展。陳盛山指出,慢城不能只是短暫的旋風,必須發展為社區居民的意識,且常態化的推廣社區旅遊發展,才會在國際軌道上運行。

社區再生成為趨勢 台灣宜加速整合在地、拓展能見度

觀光是促使在地重生的渠道之一,雖不是必要,卻是挹注在地發展最為迅速的模式之一。無論是社區旅遊,抑或是國際慢城,都是最大限度保留當地傳統文化之下,進而創造在地國際化、形塑當地的魅力,加速吸引旅人到來。尤其現今國際旅遊趨勢強調慢活、慢旅行的模式下,旅客停留的時間也將拉長,消費的金額自然持續增加,這便是商機。

陳盛山強調,對於台灣而言,觀光是發展的必要策略之一,環顧全台358個鄉鎮市區,各自有獨特的旅遊發展潛力與生活模式,隨著政府不同部會的資源挹注之下,無論是國發會的地方創生、農委會的農村再生、客委會的客庄小旅行、原民會的原民體驗,都能成為帶動在地重新再生的關鍵。而交通部觀光局的觀光圈政策則如同一張大網,將這些散落各地的點,勾勒成線與面。

但若要獲得國際關注度,仍需要與國際認證的對接,才能有效抓住國際旅客目光。陳盛山指出,現今台灣已有4個國際慢城,然各部會的資源長期灌注下,交通部觀光局應持續歸納與整合,宜協助地方鄉鎮篩選,將現有的4個增至10個國際慢城,作為台灣社區再生的示範,帶動社區旅遊發展,讓更多鄉鎮市能被國際看見,將觀光動能擴散到線與面,拉長國際旅客訪台的時間與消費,不僅成為解決城鄉差距與經濟發展的策略之一,亦可為台灣後疫情時代帶來旅遊新模式與發展利基。

本網站報導之旅遊產品價格,屬於旅遊同業躉售營銷建議,不具旅行社資格之直客消費者,恕無法以該價購買,請另洽各業者直客服務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