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4期|2024.05.06|記者:王政
從年代富國島事件 看旅行業品質保障 協會如何化危機為轉機解決產業痛點

 農曆年間發生的年代旅遊富國島團丟包事件,重創了旅遊產業的形象,也讓各界開始反思如何保障消費者的權益之餘,亦能保護旅遊業者的經營環境。致力解決產業痛點的旅行業品質保障協會除了第一時間與觀光署聯合譴責外,亦推動3大策略,以此降低整體事件對於產業的形象危害。

品保推出3大策略:1.召開記者會保護業者形象、2.積極協調消費糾紛、3.首創「代償調處庭」保障產業權益 觀光署研擬調升履約保險提升風險控管

作為風險與利潤不成正比的旅行業,層出不窮的事件卻不斷侵襲產業的整體形象,如年初的「年代旅遊惡性倒閉事件」發生後,所衍生金額已達3,200萬元、受影響旅客達1,091人(截至4/25),然作為甲種又是品保會員的年代在規定上僅需投保500萬元,雖自行提高保額至千萬,依舊無法覆蓋造成的爭議款項。又或是2022年飛魚假期倒閉後,其牽涉金額高達2,000萬,然乙種的資格保險僅用最低的200萬,便造成「杯水車薪」的窘境。

為了降低這些事件對於產業的衝擊,旅行業品質保障協會(以下簡稱品保)特別推出3大策略,包括:1.召開記者會公布處理辦法,將旅行業負面形象降至最低、2.積極協調消費糾紛,讓保障旅客權益、3.強悍面對涉嫌詐欺的不肖業者,首創「代償調處庭」,勿枉勿縱。於此同時,觀光署亦積極與品保研擬提升「履約保險」的保額調升,進一步保障產業。

▲針對爭議款項,旅行業品質保障協會特別推出「代償調處庭」作為防火牆,以擋下不實的旅遊債務問題。

首創「代償調處庭」 為旅遊糾紛設立防火牆

旅行業品質保障協會理事長張永成指出,除了保障消費者外,品保將旅遊業者的應有權益放在第一順位,如「年代事件」中產生的調處金額高達數千萬,其中又參雜著許多年代與業者之間的業務糾紛,便需要仔細抽絲剝繭才能杜絕。

為此品保特別推出「代償調處庭」,由秘書長、監事主席、調處糾紛委員會主委擔任詰問的角色,理事長擔任審判,與年代一案所衍生的6起旅遊糾紛案進行調處,截止目前為止預期將5起申請代償的不實案件擋下,合計金額高達900萬元。

張永成強調,年代為社會矚目案件,讓消費者與同業能獲得保障是品保的宗旨,然而絕對不能讓有心人士趁虛而入。為了防堵有不肖份子藉由該事件牟利,品保已經通過臨時理事會授權理事長,能進一步針對將一般債務包裝為旅遊糾紛的詐欺者以刑事案提告,期盼達到以儆效尤之效。

▲旅行業品質保障協會理事長 張永成

化危機為轉機 履約保險成關鍵

品保深知,當突發事件發生時,每次的紛爭都危害到旅行社的形象,因此當「年代事件」爆發後,品保除了積極處理各項衍生糾紛外,更不斷反思如何進一步降低事件再生率,「履約保險」的保額調升便成為關鍵一步。

由於旅遊各項成本升高,加上後疫情時代嚴重缺工,都讓整體團費的水位持續走高。然根據「旅行業管理規則」第53條規定的履約保證保險門檻,綜合旅行業6,000萬元、甲種旅行業2,000萬元、乙種旅行業800萬元;若是加入品保的會員,在其部分擔保之下,整體門檻降為綜合4,000萬元、甲種500萬元、乙種200萬元。姑且不論該項規則已接近30年未修改,在現今大環境普遍團費高漲下,每個月穩定出團便有可能達標;倘若是操作特殊路線或高端線路的業者,所預先收取的團費更為可觀。此外,在「年代事件」衝擊下,保險公司對於本就獲利不高的履約保險產生抗拒,除了上市上櫃或大型業者外,許多希望提升保額的業者都必須準備詳細財報與營收資料提供評估,且給予的保額費用不一,如此一來便造成想提升旅客權益的旅行業者卻受限於大環境法規與保險公司的質疑而無法通過。不僅如此,在履約保額無法進一步提升下,銀行端所核發的刷卡機額度同樣受限,如此便造成不健康的循環。

站在政府的角度,為了建構社會安全網、讓旅客獲得保障,提升履約保險的保額勢在必行;而秉持著「提高旅遊品質、保障旅遊消費者權益」的宗旨,品保也期盼藉由「年代事件」化危機為轉機,讓更多願意保障旅客權益的業者獲得保障與公平性,一舉解決業者的「痛點」。因此品保特別與觀光署進行會談,盼以「強制險」的概念,讓旅行社的保額能相對提升,進而銀行端才願意進一步提高刷卡機額度,達到正向循環。由於法規修訂涵蓋多個部會局處,仍需要觀光署跨部會協商,然已經有效將產業的心聲傳遞給主管機關並積極處理中,期盼隨著「履約保證保險」保額調升,能在有限的成本增加下,不僅給予旅客出遊的保障,無形中也強化產業的整體形象與競爭力。

提升履約保額 成為未來競爭力

旅行業品質保障協會監事主席黃文卿指出,疫後團費高漲,同業往往收幾團便會超越履約額度;加上年代事件的影響,讓越來越多旅行業者期盼提升履約額度來進一步保障自家旅客。然而履約雖為強制險,但額度依照旅行社種類不同而有級距,旅行社的刷卡機額度與履約額度高度連動,站在業者的經營面自然願意提升,卻經常出現業者願意加保、保險公司不願承擔的情況。

因此期盼透過觀光署跨部會溝通後,能進一步提升履約的保額,不僅保障消費者權益,假設未來出現爭議款問題,甲式履約也能涵蓋到該項爭議款項,同樣減少收單行與消費者的影響。值得一提的是,當產業界對於履約額度提升形成共識後,未來反而可望成為合法證照之外,另一項可以說服旅客的保障與保證之一。

低成本換取高保障 進一步解決產業隱憂

旅行業品質保障協會祕書長吳美惠表示,自1990年代起因為多件旅行社倒閉事件,衍生出牽涉數千萬元的債務糾紛,使得1996年起政府正式推出履約保險保證制度,至今接近30年的歷史,而過去幾年當出現重大旅遊糾紛案件時,便成為推動保險額度調升的主要因素。

然隨著團費不斷提升、物價通膨、旅遊人次增加等多重因素,已經十餘年未調整的履約保額便成為隱憂,加上春節期間年代旅遊爆發的問題,更讓這項問題受到各界關注。履約並非旅行社願意加保便可達成,站在保險公司立場不願過多承擔風險,尤其中小型規模的旅行業者更會受到嚴格審查,因此倘若能透過公權力進一步提升額度,旅行社便能依據自身能力進行加保,最終達到保障旅遊產業界的正向循環。

加倍投保作號召 期許達成產業正循環

旅行業品質保障協會金質獎遴選委員會主任委員劉奕樑表示,旅行社的特色並非銀貨兩訖,且產品不僅資訊不對稱、亦無法如同一般市售商品可以存儲,加上採取旅客預付型的模式,因此更適合推出「信託型」的經營,由品保作為公益法人的角色進一步保障消費者。

年代事件讓無數旅行業者看見唯有透過第三方的認證才能進一步保障購買者權益,而履約保險便是一個切入點,然而全台超過8成的旅行業者都屬於中小型規模,面對繁瑣的申請與保險公司的不情願,都讓有意願的旅遊同業們有志難伸。因此期盼透過公權力的進一步訂定,才能讓有意願且資源相對有限的旅行社以加保的方式提升自我競爭力。

作為品保調處委員會的資深同仁,劉奕樑也深刻感受到唯有履約提升才能強化公司競爭力,因此已於今年3月份便將自身服務的「尊榮假期」履約保險由4千萬提升至8千萬,以加倍的方式來提供消費者進一步的保障。

本網站報導之旅遊產品價格,屬於旅遊同業躉售營銷建議,不具旅行社資格之直客消費者,恕無法以該價購買,請另洽各業者直客服務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