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觀光產業而言,經營時不僅得面對市場的龐大競爭、消費者出遊習性不斷轉換,亦有層層的法規限制,尤其是後者,便經常讓同業們經營上綁手綁腳。此時便高度仰賴旅行業相關公協會扮演著業者們的後盾與反應平台,將面對的困難與需求集中與相關單位溝通、協商,進而解決。
隨著張永成上任旅行業品質保障協會(簡稱品保協會)理事長一職後,便提出4大工作目標,包括清廉致理、消費信賴、同業保障、產業提升,戮力將困擾產業已久的痛點一一解決。
「旅行業不需要多一個會賺錢的老闆,而是需要一個夠強悍的理事長,來守護你的形象與權益!」這是張永成上任以來所堅持的信念,為了讓品保扮演好旅行業與旅客最堅強的靠山,他總是在第一陣線為產業高聲疾呼,面對不合理的法規推行時,則攜手全台公協會一同捍衛、爭取修改,對內更是重新優化各項會務,杜絕一切貪腐機會與冗長作業時間,從裡到外讓品保蛻變新貌,誓言讓旅遊產業不再是弱勢產業,而是能支撐社會的高效經濟之一。
從5大關鍵核心著手品保協會真的不一樣了!
1.揪弊案並從根本處優化 讓貪汙不再有機會
張永成上任後,率先查出過去品保協會的公款長期遭受侵占的問題,並協助檢方將涉嫌人繩之以法。然而如何杜絕問題,讓品保協會重新被市場信賴成為他任內最重要的關鍵,而高效的內部財會稽核機制便是解決的根本之道。
透過健全的財會制度,品保協會在預算審核上更添多把門鎖,同時落實嚴格的內稽內核制度,讓有心人士的掏空機會降到最低。
施政成效:優化作業流程,同時嚴格稽核各項預算,建立高效且清廉的安心後盾。
2.觀光署委任糾紛調處 確立品保超然地位
旅遊市場的興盛,也造成旅遊糾紛的層出不窮,根據品保協會統計,每年都有超過上千件糾紛案件,過去品保協會扮演居中角色協調旅遊同業端與消費端,但無公權力支持,力道有時不足整體流程曠日廢時。
因此自2023年7月起,品保協會正式受到交通部觀光署委任進行「旅遊糾紛調處職務」,並爭取到調處組織與業務經費,並於該年8/31推動「調處委員職能認證培訓」,號召產業及學界及律師等公正專家加入旅遊糾紛調處委員的行列;同時,建立通報機制防範未然,成功落實「提升旅行業品質,保護消費者權益」為宗旨。
施政成效:2024年受理案件高達7成調處成功,並爭取到相關經費降低品保協會會務壓力。
3.讓好的商品被看見 金質獎邁向國際化
自2012年重新推出「金質遊程選拔」起,該項認證制度已走過10多個年頭,秉持著精益求精的理念,張永成與團隊特別將頒獎典禮賦予全新面貌,以「國際金旅獎」的全新品牌再造新猷。
不只品牌名稱更換,在整體規格上各式突破往例,包括:
1.能見度提升:首屆邀請到時任總統蔡英文、時任交通部部長王國材親自出席並頒獎。
2.雙向認證、品保優旅獎:與觀光署推出「品保優旅獎」,並與駐台觀光單位合作推動雙向認證,讓更多的商品被看見。
3.強化行銷長尾效應:強化行銷力道,搭建國際金旅獎專屬網站,提升產品曝光效期。
4.雙中政策:提升中小企業、中南部業者送件意願。
施政成效:團隊的用心提升,讓獲獎的效益更有感,造就每年送件數大幅提升。
4.阻止旅責險不良條文 每年省下保費10億元
過去相關單位預告修正「旅行業管理規則」條文,提高旅客責任保險意外死亡投保金額到250萬,但無過失責任認定卻被改為有過失責任認定,明顯損害旅行業者權益,因而引發旅行業抗議。在品保協會聯合各公會的大力抨擊與積極爭取之下,交通部於2023/7/26正式核定,旅責險無過失理賠上限500萬元,也讓業者不被產險公過去相關單位預告修正「旅行業管理規則」條文,提高旅客責任保險意外死亡投保金額到250萬,但無過失責任認定卻被改為有過失責任認定,明顯損害旅客權益,因而引發旅行業抗議。在品保協會聯合各公會的大力抨擊與積極爭取之下,交通部於2023/7/26正式核定,旅責險無過失理賠上限500萬元,也讓業者不被產險公會變相剝削。
施政成效:阻止產險公會變相調漲旅責險費用行為,預計每年為旅遊產業節省可能增加的保費金額超過10億元。
5.抗修法保障業者權益 成功擋下180億元資本支出
2024年接連發生旅行社惡性倒閉、丟包等狀況,觀光署原訂修改提高資本額(第11條)與保證金(第12條),甲種資本額從600萬元提高到1千萬元、提撥到觀光署保證金從150萬元提高至500萬元。倘若修正,不僅增加400萬資本額,500萬保證金也只退回250萬元,扣掉原15萬,尚需補足235萬保證金,無形為全台3,000多家旅行社增加超過百億規模的資本支出。在張永成團隊與全台公會共同努力下,最終觀光署同意擱置該項提案。
施政成效:不讓不合理法條上路,成功為全台旅行業擋下180億元的資本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