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0期|2021.12.20|記者:編輯部
綠色生活成疫後旅遊新趨勢

慢活、慢食、慢遊、慢生活

隨著現代社會越來越快的步調,使得越來越多人感受到莫大的壓力,而慢,便成為一種讓人放鬆與嚮往的生活節奏。在Covid-19疫情的影響下,許多人受限而無法出國,也讓自己擁有更多時間探尋自己生活的區域,用更慢的步調、感受過去不曾品味的美好。
慢,是一種生活態度,有時候更是一個區域的精神展現,讓下一代了解與珍惜在地的文化,如1999年便開始推廣慢城概念的國際慢城協會,便是透過在地的各行各業合作,從慢食出發,以「吃在地、食當季」減輕地球負擔,回復傳統生活文化的簡單美好,一起保留在地精神與知識的傳承。
為此,國際慢城協會羅列出50條提升城鎮生活素質的指標,更歸納7大類的評分標準,包括能源與環境保護、農業與觀光及工藝政策等,讓所有都市居民在保護自然環境之餘,也享受健康的生活方式。經過多年推廣下,全球紛紛將名列慢城作為指標,而台灣包括苗栗三義、南庄、嘉義大林,以及花蓮鳳林也都被評選為會員之一。

不僅如此,UNWTO自1980年倡導永續觀光發展,積極倡導永續旅遊,甚至推動「綠色旅遊目的地認證」(Green Destinations Awards / Certification),透過細緻嚴格的100項準則規範,評定申請認證之旅遊目的地是否符合國際永續發展指標。

隨著綠色旅遊逐步走上軌道,12/8登場的第24屆聯合國世界旅遊組織大會中,更定調了未來兩年世界旅遊日的主題,包括2022年於印尼峇里島登場的世界旅遊日將圍繞著「重新檢視旅遊業Rethinking Tourism」的議題;而2023年於沙烏地阿拉伯王國舉辦的世界旅遊日,則是瞄準「綠色永續發展投資旅遊Tourism for Green Investment」的議題。

於此同時,UNWTO也評定了2021年最佳旅遊村的名單,每個得獎的村莊共通點都是保留了自我的文化、資然,以及豐富的旅遊潛力。由此不難看出,國際的旅遊趨勢已經朝著慢活、慢食、慢遊、慢城等「綠色旅遊」概念邁進。

其實將整體層次升級來看,慢的延伸可定調為「綠色生活」,透過慢食、慢活,以及慢旅遊的概念,更能契合未來的旅遊市場需求。因為在疫情的影響下,除了入境需施打2劑、具備核酸檢測陰性成為標準配備外,未來大範圍的旅遊移動勢必成為過去,取而代之的是小範圍、更深度的旅遊,減少點與點之間的移動,也意味著染疫的風險降低,而深度與慢步調便成為旅遊組成的必要因素之一。

疫情終將過去,國際觀光市場也將重新捲土重來,但如何在防疫期間同步瞄準好未來旅遊趨勢,甚至開始耕耘綠色生活的理念,進而走向永續發展,勢必成為台灣的重要課題。

本網站報導之旅遊產品價格,屬於旅遊同業躉售營銷建議,不具旅行社資格之直客消費者,恕無法以該價購買,請另洽各業者直客服務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