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3期|2022.12.27|記者:編輯部
無為而治的台灣 與亞洲觀光大國多元策略相形見絀

疫後的台灣觀光需要Sea Change 政府卻未真正重視旅遊產業 開放晚、行銷慢 持續無作為下台灣恐淪為國際觀光重啟競賽配角

隨著2022年即將邁入尾聲,後疫情時代的國際觀光熱身賽已經進入最後階段,也預告明年將進入更為激烈的競爭中。回顧過去的10多個月,隨著各國逐漸接受與病毒共存的概念,開始加速經貿、觀光交流的開放作業,爭取在重新洗牌的旅遊市場中,能重新站穩一席之地。

為此,從歐美一路到亞洲,各國紛紛開放邊境、重新擁抱國際旅客,然此時選擇固守邊關的台灣,依舊不願輕言開放,甚至出現亞洲區域僅剩北韓、台灣、中國、港澳等尚未開放的奇特情況。所幸,觀光產業終於在10/13迎來邊境重啟,但眾人期盼的報復性旅遊熱潮,卻沒有立刻體現在出入境的旅遊人次上,而是如溫水煮青蛙、緩步回升。

重新回到國際舞台的台灣,選擇將國際觀光旅客收復目標訂定在70萬人次時,已打下基礎的亞洲各國早已經搶先廣納觀光客回流,如泰國重新迎回1,000萬人次的旅客造訪,菲律賓在11月份已突破200萬觀光人次的里程碑,越南則重新站上300萬觀光客大關,馬來西亞甚至在突破初始目標的450萬人次後,毅然決然將全年目標上調至920萬人次,而鄰國的新加坡樟宜國際機場亦繳出2,760萬人次的佳績。

對照各國大量收復失土,為何台灣只能將目標訂在2019年的6%,最大原因在於邊境開放過晚且政策滾動調整慢,導致官方國際宣傳無法吸引國際旅客。

過去中央堅持著清零的政策曾獲得不錯成效,因此從Alpha、Delta到Omicron,都選擇一套打天下。然而隨著疫苗施打率與民眾確診率皆提升下,走向與病毒共存已經成為全球的普遍共識,也因此面對確診數量攀升時,各國早已擬定各項政策、循序漸進的方式逐步開放;反觀台灣從清零到大量爆發,突然急轉彎選擇開放,給人一種逼不得已、過於倉促的感覺,不僅國際行銷並未跟上,開放後如相對侷限國際旅客意願的0+7也沒有迅速調整,相比其他已經放寬各項防疫措施的亞洲各國,台灣自然缺乏吸引力。

觀察那些已經恢復大量國際旅客的亞洲國家,為了恢復過去的榮景,各國選擇在兼顧國內民眾的生命安全為前提之下,勇於嘗試各項策略、最大限度開放邊境。泰國推出沙盒計畫,讓符合條件的觀光客能在限定的範圍進行造訪;同樣案例在越南也能看見,他們將最大離島─富國島規劃成「疫苗護照觀光計畫」的實驗基地,行程雖然都在限定的豪華渡假村中,但本身就有商場、海灘等設施,一樣能滿足旅客觀光的需求。馬來西亞亦推出「蘭卡威國際旅遊泡泡(LITB)」,邀請歐美、亞洲各國的旅客重返。

防疫期間的各項嘗試,讓這些國家宣布邊境解封時,不僅擁有豐富的經驗作為後盾,也讓國際觀光客更願意到訪。反觀台灣,除了過去與帛琉的旅遊泡泡,並沒有其他嘗試,自然在邊境開放後,未能有效吸引國際客恢復。

當每日皆有萬例確診的台灣,已經重新放寬口罩等策略,展現出與病毒共存的姿態,更應該以相同思維,在觀光的放寬上著手,滾動調整限縮旅客意願的桎梏,才能搭配觀光局的國際行銷。同時,作為國際行銷的重要窗口,觀光局無論在層級、預算、人員、思維都應該要有巨幅的調整,才能進一步吸引國際旅客重返。

邁入2023年,府院層峰對於觀光產業的重視度應更為提升,真正將其視為一個產業,了解其所能帶動的巨幅產值,進而投入更多資源,讓台灣觀光產業邁向「巨變(Sea Change)」,否則在新年度的國際觀光搶客大戰中,台灣只會繼續作壁上觀。

本網站報導之旅遊產品價格,屬於旅遊同業躉售營銷建議,不具旅行社資格之直客消費者,恕無法以該價購買,請另洽各業者直客服務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