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1期|2023.02.21|記者:編輯部
「傾全國之力推觀光」言猶在耳 觀光署卻依舊悄無聲息

對比環保署力推升格環保部並可望提升千名人力 國家資通安全研究院2月份正式掛牌 觀光立國看似已淪為選舉口號 面對全球疫後觀光爭奪戰台灣優勢何在?

隨著組改的巨輪推動之下,行政院下轄的各部會開始動作連連,立法院於今年1月份三讀通過《氣候變遷因應法》,新增多項相關業務,然業管的環保署環管處僅有數十名職員,因此環保署希望在立法院本會期通過「環境部組織法」,並從原本700餘名員額提升為超過千名人力,同時新增多個署與院,以此來因應氣候變遷需求。

隨後3個月催生完成的數位發展部,所下轄的「國家資通安全研究院」也於2月份正式掛牌成立,總統蔡英文也特別出席,宣告為台灣的數位轉型奠定基礎,也強化「資安就是國安」的戰略概念。

然而對比其他已組改的單位動作連連或是聲勢浩大,同樣在組改名單中的交通部觀光局,卻格外安靜,甚至可以用悄無聲息來形容。翻開最近與觀光署有關的訊息,竟然是「2023觀光節慶祝大會頒獎典禮」中,從副總統賴清德手中接過「台灣觀光特別貢獻獎」的麗寶集團董事長吳寶田,在領獎後大聲籲請立法院通過「交通部觀光局」改制為「觀光署」的草案,讓觀光署成為產業火車頭,加強台灣海外旅遊推廣的力道,盡速邁向蔡總統宣示的「觀光立國」和「觀光主流化」的目標前進。

我們能理解站在國家發展的藍圖上,因應氣候變遷、接軌國際,環保署升格為部,展示的是台灣邁向永續的決心;數位發展則是現代人的共通語言,如何為台灣培養數位專業人才、推動數位產業經濟發展都格外重要。

但觀光亦是個海納百川的產業,能從食、宿、遊、購、娛,一路串聯到交通等觀光產業供應鏈,帶動的經濟產值更是難以預估,因此能看見周遭如韓國、日本、菲律賓、越南、泰國、新加坡,都將觀光視為重要產業,甚至香港、澳門,亦高度仰賴觀光帶來的挹注。

其實台灣的觀光並非落後各國,從市場面來看,觀光市場在台發展已行之有年,因此在整體規模上舉足輕重,不僅擁有4,000多家旅行社、3,000多家旅館,其中更不乏興櫃上市的大型企業,單就證交所的數據來看,觀光類股中上市公司便有18家、上櫃26家,甚至興櫃亦有10家,其中與旅遊有直接關係的旅行社、飯店業更佔據半數以上,不難看出觀光對於台灣經濟走向的重要性。

從組織面來看,政府將觀光職責交由隸屬於交通部的觀光局統籌,除了擁有台灣觀光協會作為協辦單位,亦管轄了13個國家風景區、12個駐外單位,去年底也已將組改的草案送至立院。然而這個三級單位,卻得肩負起國家國際行銷、引進國際觀光客的重責。

台灣觀光發展的問題在於,如何不斷滾動調整以面對外部競爭是關鍵,當觀光發展已成為各國的首重之重,總統蔡英文也喊出「傾全國之力推動觀光」,台灣僅僅將觀光局改為觀光署是否就能因應來自世界各國的競爭與壓力,在預算與人員上是否能滿足國際行銷需求與國內管理需求,在法規修改上是否便能因應不斷蓬勃發展的觀光業需求,都得審慎思考。

走入後疫情時代,台灣作為資源、人力都有限的島國,在整體發展上便更該以觀光作為高度發展的產業之一,傾全國之力推動觀光,在組織、預算、員額都要依照未來趨勢調整,才能有效爭取到更多國際旅客到訪,進而刺激整體經濟發展、優化各地區的軟硬體建設符合市場需求,同時達到城鄉發展鴻溝的消彌,才能真正讓台灣被國際看見。

本網站報導之旅遊產品價格,屬於旅遊同業躉售營銷建議,不具旅行社資格之直客消費者,恕無法以該價購買,請另洽各業者直客服務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