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4期|2023.05.22|記者:編輯部
觀光署成立後 台灣需要 撐得起疫後觀光大旗的人

回顧台灣觀光5 0年 成功突破千萬訪台人次佳績 放眼後疫情時代考驗新任署長如何佈局再造輝煌

立法院會於5/16三讀修正通過「交通部組織法修正案」,宣告將既有的觀光局和中央氣象局改組成觀光署、中央氣象署。隨著觀光署改設後,將從觀光政策執行角色,轉換成兼負「政策規劃」與「執行業務」的中央觀光主管機關,發揮政策制定與資源運用綜效。作為肩負著台灣對外觀光宣傳的重任,觀光署後編制員額將可從現有的192名增加到300名、預算員額可從現有182名增加到282名,等於掛牌後即可補上100名人力,全力推展「觀光立國」的遠大目標。

然而觀光署登場後也將面臨一個問題,由於據傳現任觀光局局長張錫聰將屆齡退休後,加上署長採取雙軌制,無論是政務或常務,誰能擔綱起觀光署首任署長的重任?值得期待。

回首台灣真正成立觀光局的50年來,粗淺可以分為5個時期,1970年代的觀光萌芽期、1980年代的經濟成長帶動觀光起飛期、1990年代訂定發展戰略確立整體方向的穩步發展期,邁入2000年代則開啟觀光倍增計畫的蓬勃發展期,直至後來的10年台灣觀光正式突破千萬里程碑的成熟期。

而在5個階段中,歷任局長扮演怎麼樣的角色?在第1個10年間,首任局長曹嶽維不僅迎來第50萬人次的國際客到訪,亦公布了《國家公園法》、《觀光局組織條例》;第2任局長朱國勛則是在任內推動了《風景區國民旅社暨遊樂設施輔導管理辦法》,並迎接首個百萬人次遊客抵台。

邁入第2個10年,在第3任局長虞為任內發布《發展觀光條例》,同時修正《風景特定區管理規定》,以國家級、省市級、縣市級進行區分,並在戒嚴解除後正式開放大陸探親。隨著毛治國於1989年接任第4任局長,除了將年度國際旅遊人次提升到200萬,舉凡台北中華美食展、首場台北燈會等大型對外展銷活動正式登場。

到1990年邁入第3個10年階段,張自強接棒第5任局長職務,任內推動如《赴大陸地區旅行作業要點》等政策,亦對美、日、英、法等12國實施14天免簽措施,加上建置第一代官網,可說是政績卓著。隨著張學勞接任觀光局長後,除推動國際學生赴台修學旅行、推廣台灣溫泉觀光年,更在邁向2000年千禧年後,於2002年搭配行政院觀光發展推動小組提升為「行政院觀光發展推動委員會」,同時啟動《觀光客倍增計畫》,至此台灣邁入觀光第4個重要10年階段,更是台灣觀光正式大躍進的蓬勃階段。

蘇成田於2002年擔綱局長的時期,期間雖面臨SARS的重創,台灣卻迅速推動「2004年觀光年」,並編列3億元預算推動,同時將外籍人士免簽證停留天數從14天延長到30天,搭配觀光局啟動第一波的「後SARS觀光產業復甦計畫」與國際推廣宣傳,促使台灣迅速重返國際舞台。爾後許文聖接任局長,在多項政策推動下不僅日本旅客來台突破百萬人次,來台旅客亦提升到300萬人次,台灣觀光協會更以賣家身分赴陸參加旅遊交易會,進一步帶動市場提升。

賴瑟珍於2006年接任局長後,從啟動「台灣溫泉美食嘉年華」、訂定2008~2009年為「台灣旅遊年」、推動首屆「台日觀光高峰會」,加上兩岸包機直航的啟動,到推出「台灣好行」等關鍵服務,都成功帶動全球赴台遊客成長,並將國際客提升至600萬人次。

隨著邁入2010~2020年代,在謝謂君、周永暉、張錫聰等局長的接續推動之下,不僅出境旅遊持續蓬勃發展,赴台觀光客數量同樣大幅提升,更創下年年突破千萬人次的佳績,至此台灣成功邁過千萬觀光人次的分水嶺。

檢視過去台灣觀光在歷任局長的共同推動下績效卓著,也讓人期待停擺3年多的空窗終於迎來後疫情時代,台灣亦將觀光局改組為觀光署,將更有實力在面對全球各國來勢洶洶的觀光推廣,如何更全面的整合各界資源、更迅速的促使觀光產業轉型、更積極推動國際觀光行銷,都得看新登場的觀光署,以及能撐起台灣觀光大旗的新署長將如何布局,拭目以待。

本網站報導之旅遊產品價格,屬於旅遊同業躉售營銷建議,不具旅行社資格之直客消費者,恕無法以該價購買,請另洽各業者直客服務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