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8期|2023.08.29|記者:編輯部
觀光署掛牌倒數中 新任署長準備好面對挑戰了嗎?

觀光署成立後需面對9大議題的解決方案 迎戰疫後觀光產業結構調整、國際行銷的全球化轉變

過去期待終於成真,這是交通部部長王國材過去出席觀光座談會時,面對觀光局即將改制為觀光署的看法,不只是官方,產業界同樣高度期待主管機關即將迎來轉變的重要時刻,且隨著掛牌的日子進入倒數階段,新任署長的人選也逐漸呼之欲出。

然而跨過後疫情時代的台灣,卻也面臨觀光發展的種種議題與難題,除了全球共同面臨的大量缺工問題外,如何進一步擴大入境的旅遊人次,到兩岸觀光如何接招、開放,都讓業界對於即將改制的觀光署與即將接任的署長,投以高度的關注度與期待。

過去我們在「旅奇社論」中,特別針對台灣觀光的現況、疫後的挑戰,以及產業們過去不斷探討的議題,統整了9大項觀光改革關鍵,並透過多次的社論來探討台灣觀光如何進一步提升。9大議題包括:1、推出政觀推同性質的院際平台協調機制;2、籌劃觀光研究院作為觀光推廣輔助;3、提高現有17個觀光圈角色與功能,與國際宣傳對接;4、中央與地方觀光資源有效整合;5、協助觀光產業轉型升級;6、重新調整、訂定長遠的國際觀光行銷策略及計劃;7、有效整合行政院跨部會觀光資源;8、順應國際趨勢,推出永續觀光發展方案,以及9.行銷國際的觀光發展基金發揮效益最大化。

平心而論,改制過後的觀光署即便掌握了更充裕的預算、更大量的人力,然肩負著台灣在全球行銷戰略的重責大任,同樣都屬於三級單位的位階,仍舊十分辛苦,畢竟無論改制與否單位位階相同,僅增加了政策推動與決策的能力提升,要在短時間扭轉台灣觀光現況幾乎難如登天。但往好方面向想,這已經是台灣在面對後疫情時代的全球觀光做出的關鍵性決策,起碼已跨出重要的第一步。

當觀光署正式改制後,首先須面對今年力拼600萬國際旅客量的目標,以及明年要恢復疫情前的1,200萬人次。不僅如此,當全球各大旅遊目的地都已經恢復千萬人次的佳績後,他們所考量的是觀光的「質」該如何提升,這也將是台灣觀光將面對的重要課題。

採訪幾位觀光領域專家時,不約而同提到幾個面向,包括心理層面、品質層面,以及實務層面,從心理層面來看,對內如何建構觀光產業的歸屬感與榮譽感,從最深層的情緒去帶領觀光產業放眼未來。其次則是在破壞後重建的觀光市場中,建立品質的提升,從小範圍如何維持旅遊場域的整潔、舒適度,大到引導旅客深入台灣不同的面貌,同時透過不同主題的搭配挖掘台灣的「韌性觀光」,建立不可取代性,都是品質提升的關鍵。

從實務方面來看,則是面對觀光旅客的重新造訪,台灣如何進一步穩居亞洲旅遊、航運樞紐的中心地位,引導旅客進行分流分源擴散到全台二三線城市,持續擴大經濟效益,以及兩岸如何逐步、穩步開放。最後則是在國際行銷方面,不只要跟上趨勢、找尋出正確的宣傳通路,更要顛覆過去常規式的行銷方式,更精準的確立客群,才能真正提升台灣在國際的能見度。

觀光是個無煙囪的綠色產業,其所關聯的經濟效益更能擴散到周邊的百工百業,牽動著數以萬計的家庭生計,同時締造出難以忽視的觀光效益,台灣面對後疫情時代更為激烈的全球競爭,需要的是方方面面的提升,才能有機會真正創造觀光產業的新格局。

本網站報導之旅遊產品價格,屬於旅遊同業躉售營銷建議,不具旅行社資格之直客消費者,恕無法以該價購買,請另洽各業者直客服務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