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7期|2024.05.27|記者:編輯部
後疫情旅遊時代的趨勢: 對自己好一點

寵愛自己成顯學 女性消費客群變爭取主力對象

中央銀行近日公布今年第1季國際收支帳統計,其中特別指出旅行支出第1季為45.5億美元,旅行收入21.72億美元,使旅行收支逆差為23.78億美元,顯示台灣民眾購買力強,並反映出疫後強勁的出境熱潮。

台灣旅遊市場有多熱?根據交通部觀光署的統計,今年出境人數統計中僅1、2月便有267萬人次,以日本、中國大陸、香港、越南、韓國為排名前5大的旅遊目的地,該數據也遠高於去年同期的134萬人次。有趣的是,在今年1、2月份出境旅客輪廓中,女性出遊達到140萬人次,人次集中在擁有消費能力的20~60歲區間,但以30~49歲客群表現最為強勁。若以2023年全年度來看,全年度女性出遊人數達到627萬人次,不僅30~39、40~49歲客群雙雙突破120萬人次,總體數量更比男性全年度出遊的552萬人次高出一截。

女性消費意識抬頭早已不是新鮮事,越來越多擁有消費能力的女性客群進入職場、開始追求用旅遊來犒賞自己,無論是單身女性的獨立旅行,融入瑜珈、SPA等健康運動元素的養生旅遊,或是深度探訪當地文化、參加手作的文化體驗型,以及投入更高預算享受豪華酒店、精緻餐飲、高級購物與專屬體驗的奢華高端旅程,都深獲女性客群好評。

根據信用卡公司Mastercard的「2024年消費品行業趨勢報告(Consumer goods industry trends 2024)」指出,消費者行為在後疫情時代顯著變化,包括數位購物增加、永續發展需求增強,以及對於健康和生活質量的重視,尤其女性消費者在各領域的支出更是大幅增加,都顯示該客群對於自我犒賞和高品質生活的追求。

因此,越來越多品牌商特別對女性消費者推出專屬的優惠和忠誠計劃,以吸引女性客戶目光,包括信用卡公司願意提供專門針對女性如旅遊獎勵的優惠活動,進一步刺激了女性消費者的消費意願。

在「對自己好一點」的風潮下,各單位不斷在女性市場強化推廣力度。如台灣旅客熱愛的韓國,便將目標瞄準在訪韓佔比過半的20、30世代(20~30多歲客群),其中女性數量便相比男性多出3倍以上,韓國觀光公社也順勢推出如到美容皮膚科接受管理、逛傳統市場做韓國料理等主題化商品。

鄰近的香港亦是如此,在今年第1季台灣訪港的過夜人數已經恢復到2018年(歷年最佳成績)的85%,在目標的26~55歲中,26~35歲占比29%;36~45歲佔21%,以及15%的45~55歲客群,其中高達58%皆為女性。在這樣的趨勢下,女性為主題的閨蜜之旅、帶著媽媽一起出遊的親子體驗,抑或是好好款待自己的姊妹出遊,都將成為港旅局的目標客群之一。

疫情無疑加速了電子化發展,消費者越來越仰賴線上購物、或選購旅遊商品,旅行社在面對消費者與元件商中間的角色定位自然需轉變,在面對更為艱鉅的市場挑戰,除了掌握現今趨勢外,也不妨朝著更多差異化的旅遊商品著手,針對專屬客群推出主打行程,以滿足個性化需求作為主流常規商品之外的輔助,才能進一步強化整體競爭力。

本網站報導之旅遊產品價格,屬於旅遊同業躉售營銷建議,不具旅行社資格之直客消費者,恕無法以該價購買,請另洽各業者直客服務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