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8期|2024.06.02|記者:王政
政府高喊「觀光立國」 業者卻只能靜候佳音

不能為了政治面子又想安撫業者 「放寬不解禁」只會讓觀光業無所適從

隨著正式步入6月份,無數旅遊業者所期待的赴 陸禁團令解除的願望,又再度落空。

行政院日前舉辦的記者會中,行政院長卓榮泰拍板兩 岸觀光鬆綁方案,並表示考量到仍有一定數量的旅行 團未能在5月底前即時執行,為了維護旅客和業者權 益,6/1前規劃的旅行團仍可繼續執行。未來會視 執行狀況滾動檢討,讓政策符合全民與觀光業最大利 益。

根據交通部觀光署統計,初步估算6~9月份旺季期 間,共計約有千團、近2萬人的旅行團將因此能順利 出團;然而倘若違法規定,繼續攬客、打廣告都將面 臨相關罰金。

而在行政院公布該項政策後,5/31登場的「2024 TTE台北國際觀光博覽會」中,甫上任的賴清德則應 邀出席,在致詞中喊出「觀光立國」的口號並指出, 觀光是各國高度重視的產業,台灣不管哪一黨執政都 把觀光當作重要產業之一。未來新政府會以「觀光立 國」來推動觀光產業,希望台灣走進世界,也讓世界 擁抱台灣,讓更多愛好旅遊的國際人士到訪台灣,不 僅Outbound市場能持續增長,Inbound產業也能提高台 灣在國際能見度。

然而面對政府高喊「觀光立國」,並細數未來台灣在 面對激烈的國際競爭時所將推出的各項因應策略,許 多旅遊業者們卻無法切身感受到政府真正拚觀光的決 心,畢竟如同緊箍咒的赴陸禁團令,依舊緊緊得卡在 頭上。 根據統計,今年1~4月台灣到大陸旅遊已達80萬多 人次;而大陸來台則有12萬人次,這樣雙向交流逼 近百萬人次的成績,竟是建築在政府仍有條件限縮下 所創造出,便不難想像整體市場的規模之大。

不僅如此,全台觀光產業中,直接或間接擁有兩岸旅 遊相關業務的業者佔絕大多數,面對政府依舊採取有 條件打開觀光大門的縫隙,自然讓首當其衝的觀光業 者苦不堪言。畢竟經過疫情長達3年的侵襲,又在邊 境開放已1年多的今日,依舊因為兩岸政治問題無法 等到赴陸禁團令解除,讓原先本應享有商業自由的觀 光業著,只能繼續靜候佳音。

平心而論,台灣擁有強勁的觀光發展潛力,無論是年 年超越千萬人次的出境需求,抑或是2015年起正式 突破千萬來台人次的入境市場,都展現出整體市場的 蓬勃量能,若非疫情突如其來的侵襲,今天的台灣觀 光將繼續創造哪些的新里程碑也未可知。 相信對於業者來說,都能理解雞蛋不應放在同一個籃 子的理論,觀光發展也應該多元化與多角化的經營及 布局,但針對單一市場長時間的限制,至今依舊秉持 「放寬不解禁」的態度,不僅龐大的出境產業供應鏈 受到影響,台灣能否創下兆元觀光甚至觀光立國,都 是未知數。

就本質上來說,觀光不應成為政治的籌碼,有條件的 限縮也不合情、不合理、不合法,滾動式的檢討更只 會讓業者無所適從。放寬條件穩步開放、盡速恢復穩 定市場商序,才應該是一個文明社會的應有態度。 不能為了政治面子又想安撫業者 「放寬不解禁」只會讓觀光業無所適從 政府高喊「觀光立國」 業者卻只能靜候佳音 隨

本網站報導之旅遊產品價格,屬於旅遊同業躉售營銷建議,不具旅行社資格之直客消費者,恕無法以該價購買,請另洽各業者直客服務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