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1期|2024.06.24|記者:編輯部
IMD世界競爭力評比 台灣觀光收入敬陪末座

總排名全球名列第8 然3項評比全面退步值得深思

日前瑞士洛桑管理學院公布2024年《世界競爭力年報》,在全球67個受評比的經濟體中,台灣整體排名第8,相較2023年退步2名。然而該項評比以「經濟表現」、「政府效能」、「企業效能」與「基礎建設」等4大指標為主,台灣卻有高達3項皆顯著退步,其中經濟表現更由過去的20名退到26名,且台灣的觀光收入占GDP比率在67個受評名單中排名第65名,都值得有關當局關注與正視。

從正面角度來看,在人口超過2,000萬人的經濟體中,台灣連續4年蟬聯世界第一,且總體排名亦贏過美、日、韓等國家,更遠比疫情前7年的排名都高;不僅如此,在企業效能細項排名中,社會大眾信任企業經理人,還有經理人具企業家精神排名世界第1。然而在4大評比中除了「基礎建設」位列第10相較過往上升2名之外,其餘指標全都下滑,其中「經濟表現」甚至大幅退步6名,這都是無法忽視的關鍵。

攤開跌幅最高的經濟表現評比中不難發現,無論是固定資本形成毛額實質成長率、服務輸出佔GDP比率、外人直接投資存量佔GDP比率,以及前5大貿易夥伴出口集中度等項目都是末段班,但最顯著的莫過於「觀光收入佔GDP比例」僅在所有評比經濟體中位列倒數第3,對比於政府過去不斷喊出的「觀光立國」政策,可說是出入甚大。

面對經濟評比項目大幅開倒車的事態,國發會新聞稿指出,主因在於2023年全球高通膨與高利率環境導致終端需求疲軟,台灣製造業持續調整庫存衝擊出口,加以廠商投資動能趨於保守所致。且台灣為小型開放經濟體,對外貿易依存度高,2023年全球經貿前景的不確定性,反而削弱出口表現及台灣企業投資信心,衝擊經濟成長表現。然而對於台灣在「觀光收入佔GDP比例」墊底的原因,卻隻字未提。相比於傳統產業,台灣選擇更為重視電子業半導體發展的策略一直不是新聞,在政府的長期扶持下,台灣在相關產業無論是晶片設計到半導體領域的垂直整合,抑或是自主研發或代工能力,都早已是舉世聞名的程度,然而對此是否需要相對犧牲其他產業的發展與重視便有待商榷。

畢竟綜觀全球發展,旅遊與觀光產業已成為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經濟活動之一,且旅遊競爭力的發展也越來越受到各界重視,在許多國家都將「觀光」列為全力推動的明星產業之一。回過頭來看台灣,我們並非缺乏大山大水的觀光資源,其地理位置亦十分優越,尤其疫情期間更投入數百億元振興、輔導、資源整合,應該更加重視與扶持整個產業鏈的提升,無論是提升主管機關層級、強化國際行銷等,才能有效維持整體旅遊競爭力的提升,帶動台灣的經濟發展朝全面化與多元化邁進。

本網站報導之旅遊產品價格,屬於旅遊同業躉售營銷建議,不具旅行社資格之直客消費者,恕無法以該價購買,請另洽各業者直客服務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