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旅遊對於台灣的民眾而言,一直有種難以抗拒的吸引力,因此在旅日人數上總是不斷刷新紀錄。根據日本政府觀光局(JNTO)今年年初的推估,2024年訪日外國客總數將達到3,686.9萬人次,創歷史新高。若由單一客源目的地來看,台灣以604萬4400人排名第3,僅次於韓國與中國大陸。若更進一步剖析,能看見台灣2023年全年共420萬2434人次訪日,而2024年則是暴增至604萬4,400人次,成長率約43.8%。
從旅遊、經貿、文化等多方面交流所創造出的旺盛需求,自然讓台日天際成為航空公司們眼中的黃金航線,僅2025年即將登場的各大航線中,便有台北/台中─神戶、高雄─東京/沖繩/札幌等新選擇。
這些新航線中,除了有傳統航空公司因看好大阪世博商機加持,紛紛搶開京阪神的重要樞紐─神戶,更多是大量東南亞籍LCC看好台日之間的旺盛旅遊需求與成長性,紛紛以第五航權的優勢開闢航班、進一步吸納客群。
又稱作中間點權、延遠權的第五航權,根據1944年芝加哥協定的「國際民航公約」中,從本地出發前往乙國的航班中,中間可以選擇甲國作為中間點上下客與貨,無論是長榮航空藉由曼谷延伸到歐洲,抑或是酷航透過新加坡─台北─東京、札幌、首爾,以及國泰航空開闢香港─台北─大阪/名古屋/東京,都是第五航權的實例。
然而疫情之後,借助台灣赴日的海量客源,加上可以每段單獨售票的優勢,讓嗅到商機的LCC們將第五航權這項策略發揮到淋漓盡致,從酷航、泰獅航、泰越捷、泰亞航、AirAsiaX、馬印航空等,都紛紛以台北作為跳板,將航線延伸到日本,甚至將觸角延伸到高雄市場,推出更多航班選擇滿足南台灣市場需求。
那這些使用第五航權的航班載客量如何?根據民航局2024年12月份的資料統計,大阪航線部分,泰越捷便寫下70.3%的載客,馬印航空也有67.7%的表現,AirAsiaX甚至創下85.4%的成績。札幌部分,泰越捷達到70%,而酷航則有高於平均載客的94.8%成績。
此外,在名古屋、東京成田、沖繩,以及高雄的載客方面,這些東南亞籍LCC都繳出不俗的載客率,甚至能與傳統航空分庭抗禮。然而整體來說,畢竟台灣人口數有限、市場總會趨於飽和,且回顧過去歷史成績來看,台灣前往日本的旅遊人數,從2016年突破400萬大關後,最高值是2019年接近近500萬人次大關,雖說2024年已創下600萬的歷史最高的佳績,然而整體市場是否已趨向最大值,尚不可知。
其次,需求與供給開始失衡時,以客運為最大獲利來源的LCC,為了活絡整體買氣,必將以票價作為刺激市場的手段,而不甘示弱的其他航空同樣加入價格戰時,只會加速整體市場走向下坡階段。
當然人性是複雜的,消費型態更是難以精準預估,因此2024年的赴日成績是否是天花板尚未不得而知,但同業也可選擇審慎評估,拓展多元線路來佈局市場,也將能帶給對應的消費客群更多元的選擇。
總編輯 王 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