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國際貨幣基金(IMF)近期發布的世界經濟展望報告預估,2025、2026年的全球經濟成長率預計均為3.3%,低於3.7%的歷史平均,雖然各國通膨已趨緩,但難以掌握的「不確定性」,幾乎成為各大預測機構與專家的共同定調。
在這種全球經濟趨緩的大環境下,消費者雖說仍會進行必要性消費,然而對於錢包的緊鎖程度勢必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誓要讓每塊錢都花在刀口上。如何讓他們心甘情願掏錢,提供更具「價值」的消費體驗是一個方法,這或許也是各大航空近幾年紛紛斥巨資進行改艙工程的主因。
近期,長榮航空首度公開第4代豪華經濟艙,並宣布配備全新豪華經濟艙的787-9客機,於3/1正式投入桃園─雅加達的每日航線,未來也會陸續投入桃園出發至慕尼黑、米蘭、維也納及舊金山的早班機等航線服務。
在日前的參訪活動中,筆者有幸看到全新豪華經濟艙的廬山真面目,從業界最寬椅距、搖籃式傾斜設計保留了乘坐者的舒適享受與後座旅客空間,到領先群雄的同級最大高畫質螢幕,以及頭靠、扶手皆採用皮革包覆等眾多小巧思,都讓人看見這家在1992年領先全球率先推出豪經艙概念的航空公司,即使經歷過30多年,依舊在旅客空中旅程體驗這項環節上不斷追求突破與創新,積極創造全新護城河,如今日便以「類比商務艙規格」的設定,繼續在航空服務上加足馬力。
同樣完成改造作業的,則是以香港作為基地的國泰航空,去年特別針對旗下波音777-300ER機隊推出嶄新的爾雅商務客艙、新特選經濟客艙和經濟客艙,隨即將在777-9型客機上推出全新頭等客艙體驗,並在A330型客機推出全新的平躺式商務客艙產品,而這只是國泰航空投資千億港元針對機隊、機艙產品、貴賓室的藍圖之一。
不落人後的新航,則將斥資新幣11億元改造41架A350-900,預計2030年前完成,包含7架超長程機型上的頭等艙,以及長程和超長程機型上的商務艙。首架改裝後的A350-900長程機型預計2026年第2季投入服務。
而同樣極具指標地位的華航,亦於去年底便宣布與空中巴士簽訂15架A350改艙工程整合與技術服務,藉由這項斥資近4億美元的改艙計畫,華航預計於2027年起推出A350全新客艙,並於2028年完成全部改艙作業。
以上僅是全球航空產業的縮影,但已能顯示各大航空群雄紛紛投入龐大預算進行座艙升級,期盼當旅客們決定下一趟飛行時,能被自家更為吸睛的產品抓住目光。畢竟在世代變遷下,消費者的品牌忠誠度已逐漸土崩瓦解中,消費群眾不再效忠追隨單一品牌,消費過程中所帶來的「體驗」與「價值」,才是最大關鍵。
總編輯 王 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