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後旅運需求回溫、美中科技冷戰升溫,加上多方政經 考量下促使台積電遠赴美國設廠所造成的「科技遷徙 潮」,讓台美之間的直飛航線已成為各大航空公司眼中 的黃金市場。從既有的西岸主幹線,到中部科技樞紐與 東岸精英城鎮,多家航空公司正在加速評估下一個具有 戰略價值的直飛航點。
以今年下半年為例,長榮航空搶先於10/3正式開闢桃 園─達拉斯航線,從初期的每週3班,到11月中旬改為 一週5班,最後12/15調整為Daily飛航,以階梯性的布 局逐步擴大飛航運能,搭配原先便天天出發的休士頓, 不僅深耕達拉斯這個已躍升成美國金融、科技、航空、 醫療等領域重心之一的市場,更成為唯一飛航德州2大 航點的台籍航空。
不落人後的華航,看好鳳凰城作為西南地區新興科技重 鎮,加上台積電大幅投資造成的龐大商務人士旅運需 求,搶先於12/3開闢新航點鳳凰城,成為亞洲首家飛 航的航空公司,並可經由鳳凰城連接四通八達的航網, 延伸至其他美國內陸城市。
同樣看準鳳凰城已成為科技業生態圈的星宇航空,則將 於明年1/15開闢桃園直飛服務,將其納入北美飛航網 絡的第5個航點,初期以每週3班布局市場,預計後續調 整為每週4班。華航與星宇的紛紛搶進,也將讓該條航 線成為少數因應科技產業需求而開設的長程直飛航點。 除了台籍航空爭相拓點外,美籍航空也有飛航桃園─西 雅圖屆滿週年,載客成績成績相當亮眼的達美航空,以 及營運桃園─舊金山直飛服務多年的聯合航空。不難看 出,在航網布局、科技合作與商務交流等多重誘因推動 下,台美之間的航線已從傳統的旅遊航點,轉型為高端 商務與戰略對接的重要門戶。
驅動台美籍航空不斷拓點的的主因,除了科技供應鏈重 組與商務需求暴增、觀光與留學市場的持續復甦,更有 美國《晶片法案》提供企業設廠補助所帶動的商務利 多,搭配台美開放天空的協議加持,都使得太平洋的天 空越來越熱鬧。
隨著基本盤穩定,各家航空公司開始積極尋找具潛力的 下一個台美直飛航點,有哪些可望雀屏中選,也讓各界 高度觀望。除了商務需求激增的鳳凰城外,長年為台灣 留學生、醫學研究人員與生技產業的重要據點─波士 頓,雖說地理位置上與紐約相對不遠,但近年來許多新 創企業與半導體設立據點,使得該航點的需求攀升,目 前市場也傳出積極尋找東岸新航點的台籍航空將其視為 潛力候選者之一。
而作為美國中部最大航空轉運中心的芝加哥,目前已有 長榮航空布局多年,許多日韓籍航空也早已進駐,具備 了地理優勢,加上坐擁汽車、製造、醫療等多元產業, 也可望在市場攀升之下,成為其他航空的布局考量。 此外還有作為阿拉斯加、加拿大、美國北部等地旅遊的 進出門戶─西雅圖,不僅是微軟、亞馬遜、波音的總部 所在地,更有大量亞裔需求,使其被視為科技業的「另 一個矽谷」,目前已有長榮、星宇、達美3大航空飛 航,是否會再吸引航空公司加入,值得關注。
歸納航空公司的營運布局來看,未來台美直飛的選點將 不再僅以「觀光人次」為考量,而會更偏重產業鏈聚落 是否成熟、高端客群密度是否足夠、有無競爭者先行進 駐,以及是否能與現有航網有相關互補性。
航空公司的航線開拓,不只是旅客選擇的便利指標,更 是反映全球政經力量流動的風向球,可以說,下一條台 美航線不僅是飛機的軌跡,更將是台灣參與全球競局的 新航道。
總編輯 王 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