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旅宿的機會在哪裡?該用什麼態度跟哪些渠道合作,能做到最好的收益管理?」我常常接到這樣的諮詢,這次是早上7點鐘,正在機場等待出國開會的班機,一位台灣旅宿業資深總經理丟來的問題。
在機場,看到人來人往,航空公司用最親切的服務來協助旅人完成報到手續,讓他的顧客們安穩地朝下一個關口前行,如此簡單,對!但也不簡單。「分眾服務」,團客有領隊統一刷登機證、專門櫃台打理行李,服務不好算誰的?好像大部分是會責難旅行社。散客經濟艙是大宗人流,雖然不是主要獲利的來源,但也是基本運量需求,只要速度快、少排隊抱怨就少;頭等商務艙及高等級卡別VIP才是獲利來源,當然不能得罪,專屬櫃檯還要鋪紅地毯,還要依級別區分給予不同的尊榮禮遇,「體驗經濟」、「服務行銷」、「品牌口碑」、「留客率」當然就是這區塊經營的重點;別忘記,還有一些哩程不多,做公關的卡種也要好好的服務呢!(異業共好)
到了海關、移民關等公務機關,最大的課題除了「國境安全」之外,其實花很多心思在「減少抱怨與投訴」,這是公務機關的罩門。當然,因為旅次高、人流大,「排隊等候」自然成為最大課題並也延伸出「人力資源不足」,如何解決?我們觀察到:海關開始有外包輔助人力協助檢查,除了降低公部門人事費用(轉嫁至業務費)外,民間公司會注意到旅客需求,發現隊伍停滯的癥結:是「水」!不能帶水,那就從還沒進入動線開始,不斷提醒「水要倒掉、喝掉」並貼心佈設一些裝置,在動線中直接解決問題,就不會在抵達X光機前的最後一刻才處理。「想在顧客的前面」就是先解決顧客的問題,也正是提升運營效率的不二法則,當然,不只是水,還有手機、筆電、皮帶、脫外套的提醒。
「自動通關」當然更是減少長長人龍的利器,不只是國人適用,我們發現部分國家地區護照在台灣最近也有了自動通關專門窗口,是方便,也可展現政府效能與台灣科技島之美譽。小小建議是:辨識技術與效能尚有進步空間,應該不是我的臉很難辨識吧。(科技導入與智能系統)
出境管制區是免稅商店的天下了,菸酒化妝保養品的「免稅」是「價格優勢」;台灣紀念品是「在地、獨特」吸引旅人出手。如何增加獲利?服務、促銷優惠、網上預購等,反正就是「商品銷售」策略的大集合,重點在於:如何把旅人口袋的錢撈出來。也許,還可以再加入「五感」消費策略吧。
不同的視角、不同的立場會因目標不同而產生不同的策略,上述體驗,從政府、產業、消費者觀點「各有盤算」。但想想其中的道理,服務業仍然一致,剛好再套回朋友的問題。在我坐下來吃早餐前,速速地回應他以下4點:
1、掌握趨勢:在全球資訊爆炸的時代,如何和國際酒店競爭,是經營者應該思考的首要因素。
2、經營定位:市場區隔、鎖定客群、策略(精準、分眾)行銷,才能在體驗經濟、服務至上的時代符合消費者需求並追求滿意度提升。
3、求新求變:也就是創新與突破,現在的消費者需要的是求新求變、獨特性、差異性的感受,「旅宿可能不再只是旅宿」,如何複合式經營、多元產品提供、智能科技的導入才能滿足消費者無限想像的需求。
4、異業結盟與共好:通路無所不在,如何跨出觀光產業範疇進行聯合行銷,刺激擾動市場,創造酒店品牌新印象。上飛機前一晚只睡2小時,一早到機場還要被考試!上機第1件事就是睡覺,快到目的地了,把這篇做個了結,本週就不會再被催稿了!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