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常在上課的時候開一個小玩笑,假如今天台灣新聞界沒有事情可以罵,觀光政策一定是第1個被想到可以被拿出來批判的。先不論政府在觀光政策制定時其論述的正確性、有效性、永續性,或只是思考短期操作的政治性,從消費者或業者端的觀感,因為觀光是體驗經濟,每個人心中各有一把尺,也因如此,觀光政策的制定很難獲取100%的認同。但不論是短效收買人心或長期耕耘式的政策,政策的推動當然是以大多數民眾需求、產業發展為優先,在不同的立場或角度上觀察,當然會有不一樣的結果。
以最近新推出號稱有史以來最難懂的補助方案來看,似乎又是給消費者一個大利多,但是在不同業者之間卻產生了很大的分歧:「到底要不要加碼補助星級旅館?」非星級旅館的業者跳出來抗議覺得分配不公,從政策的角度思維,台灣觀光政策應該朝向長期、永續、國際化升級的角度似乎也沒有錯誤,所以如何在兩者之間取得平衡就要看執政者的智慧。
在社群裡和觀光業界的先輩們討論,也提出我個人一些淺見:
1、在討論要不要加碼補助星級旅館?其實回歸重點,應不應該持續補助才是值得討論的。補助能不能提升台灣的觀光市場?當然大家也是見仁見智,不過我是持反對的態度,理由不再贅述已經多所發言。
2、星級旅館評鑑制度:
(1)相關論述與作為,當然應由交通部觀光局來做說明與解釋較為妥當。至少,在我任內,不斷地和業者進行溝通,修改相關的制度法規,甲式、乙式標準的成型,就是為了符合台灣旅宿業多元型態而考量的。還有沒有可以再修正的空間?當然有。就我所知,目前正在進行的修正,也都尋求相關業者所提供的意見來做修正,從本制度建立之始,甚至直接入住不同類型的星級旅館進行試評,務將各項評鑑標準符合台灣在地的特性。當然,建議交通部觀光局能更主動出擊,再尋求業界不同的聲音及意見俾為妥適。業者有意見,當然也可以直接向觀光局反應,雙向溝通不就是如此嗎?
(2)星級評鑑的目的是以國際接軌、品牌行銷、提升旅宿自我檢查與標準的一項制度。「有星就是好旅館」不同星等,能夠吸引不同的客群。國際觀光客來到台灣對於台灣各個旅宿的需求度無從判斷,「星等」即是他了解這家旅館設施設備與服務的第1指標,這樣的思維並不僅限於大陸市場。我相信,我們自己在尋找相關國外住宿時,除了地理位置、價格之外,大家對「星等」應該有最直接的感覺,下手前,再尋求社群評價作為最後決定的依歸。這應該屬於普世通則,倘若遊客行為如此,作為提升台灣旅宿與國際接軌,當然星級是較為直接而且面對消費者的一項指標。
(3)是不是每家旅宿都應該取得星級?曾經有理事長們建議應強制評鑑所有旅宿,也有理事長認為不妥,莫衷一是。我的看法是,假如您的旅宿已和國際接軌、您的品牌已被國內外所認知與接受,或者是您不需要接待國際觀光客,以國旅為主,星級對於這樣的旅宿來說似乎就不是那麼重要了。(其實國旅的客人也是看星等的啊,哈哈)另外,從行業別管理及經營管理的角度,我們常看到旅行業者在標示旅遊行程對於旅宿星等的評價不一,消費者與業者間對所進住旅宿的認知不同,也造成消費糾紛,星級評鑑給予業者與消費者多方一個公平且公正的評斷。
(4)星級評鑑由誰來做?倘若星級是一個行銷、品牌與國際接軌的基準,台灣的旅宿業者當然也可以尋求國際間星級評鑑。在之前的諮詢中,旅宿業的理事長們也提出不同看法,他們希望還是由交通部觀光局來主導,因為這代表的是公正與政府所提供的保證。
(5)為什麼旅宿業者不願意評或參與程度低?這是潘朵拉的盒子,不願在此掀開。「評鑑制度標準」這因素應該只是其中微小的一項,而且標準是可以被討論與修正的。真正大家不願意參與的原因,我想在此保留,大家心知肚明。以前,我也會積極的協助旅宿業者在這個區塊上面如何去破除一些其他機關主管法規及制度上面的障礙,讓業者們能夠順利取得星等。當然也期盼現在的交通部觀光局應該多了解旅宿業者的困難,給予協助,不是在其他建築、消防等相關法規上面去阻擋業者取得星等。
3、其實,台灣的旅宿環境是多元而有趣的,但是我們也必須面向國際。我們看到國際的旅宿業者不斷地在創新,不管在設施設備或服務上面。所以星級旅館的標準究竟要調升或是調降?我想這是非常困難的抉擇。調降,讓所有業者取得自己心中「己設定」理想的星等。調升,才能和國際之間去做競爭與比較。這樣的差異,就是我所說當你站在不同的角度與視角去思維,當然會有不同的看法。
好像在幫交通部觀光局寫Q&A喔!哈哈!我想,大家一致的心願就是讓更多的客人進來台灣,給台灣比個讚,讓大家真的賺到錢,才是真正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