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6期|2019.03.18|記者:劉喜臨
觀光研究院 喜臨開課 觀光作為國家戰略實踐之路 從重整、接納、創新、研發4大面向著手
▲體驗經濟時代,如果台灣人民自己都不覺得台灣好玩,要如何跟國際觀光客推廣?

觀光研究院 喜臨開課 觀光作為國家戰略實踐之路 從重整、接納、創新、研發4大面向著手

觀光作為國家戰略實踐之路,實際上該怎麼做,可以跟觀光產業一起來溝通。在談實踐這件事,台灣業界非常有活力,絕對有能力可以把台灣觀光做很好,台灣民眾也有實力,只是找不到一個好的方向願意掏錢去作旅遊活動,問題大家都知道,只是大家必須去思考,很多人在說,觀光作為國家戰略,行政院應該要多多支持,要有決心去操作,絕對不是把觀光局變成觀光署,要有決心,並且決心要夠大。

政府要跳出來講觀光是國家產業,觀光局去講沒有用,產業有能量,消費者有能量,政府也要把能量拿出來,全國觀光GDP大概佔5%左右,整個台灣科技產業佔有很大的經濟貢獻,但請注意,觀光不是只有在錢上面去計算,假如所有人民感受到幸福快樂,去做高科技、商業、銀行都會很好,這才是國家的福氣,不能用5%的GDP去分配觀光預算,政府如果看重觀光,那麼請領導人將觀光設定為國家戰略產業。

到底觀光在做什麼?處理什麼?我們希望產業發展,觀光變成政治手段,不是不好,我們可以容許所有產業和思維透過觀光去思考,像是包子大賽,很好啊!我個人覺得很喜歡,因為它就是庶民生活,假如可以吃到一顆好吃、有溫度的包子,讓你感動的包子,會覺得人生很快樂,所以,很多事情不要想得太複雜。

回到現實社會,腦子裡不是綠就是藍,我更希望觀光產業應該是彩色的,面帶微笑的,這才是觀光產業應該去做的。全面把高度拉高,應該做的有4大面向:重整、接納、創新、研發,這4大面向正是產官學研界可以去操作的事情。首先,從區域性觀光整合去做國際化實踐,台灣觀光產業需要區域性觀光整合,台灣不能再單打獨鬥,不是一個個縣市各自去談,我常舉例,新竹市在規劃行程時,絕不會跑到新竹縣,為何不用區域觀念去思考?以北中南東來整合規劃,政府要帶頭來做,思考以整個區域化發展作為目標,假如南部區域整合主打東南亞市場,東部縣市對香港非常有興趣,可以用東部區域整合去做宣傳,而不是花蓮、台東各自要怎麼做。

再來談接納,台灣真的很好玩,前提是人民要接納,觀光是種體驗經濟,如果人民都不認為台灣很好玩,去跟國際觀光客講則是過不去的。舉例來說,澎湖在推冬季旅遊,花很多力氣在推廣:花火節和秋瘋季觀光,希望把旺季延長,雖然有客人,但是卻進不太來,歸根究柢,澎湖人自己都不認同澎湖冬天可以玩,那又如何說服觀光客?台灣好不好玩?如果台灣人自己都不認同,講什麼都沒用!要讓大家知道台灣好玩,必須透過在地化實踐。

創新部分,我們最近聽到媽寶式觀光產業政策,我們的產業現在都是餵毒藥式的產業,等著政府補助,等著政府幫各位做什麼,媽寶!我們能不能自己去做什麼,創新和推動並不困難,別人沒有的就是創新,我們的產業界是否有創新思考產業該怎麼走?

以研發來說,我們的觀光產業面臨的競爭對象是國際,目前全世界5星級飯店變成怎樣的邏輯,假如我們的5星級酒店還在爭執,為何星級旅館評鑑要有24小時的客房服務?如此我們又將如何國際化,與國際接軌?去媽寶式的觀光政策,怎樣優質化並且去實踐,台灣觀光產業需要透過大數據,透過研究手段來推進,如何讓大家減少爭論,我認為這些學界是可以幫忙的,我相信學界開始和產業界連結,不是在枝枝節節,而是如何透過智庫角色來讓台灣觀光產業國際化,這些是學界可以做到的。

假設今天觀光作為國家實踐之路,我自己給它下了個定義,要怎麼辦?其實就是全民心中有觀光,從每個人帶著微笑開始,讓台灣的觀光產業永遠是彩色的。

本網站報導之旅遊產品價格,屬於旅遊同業躉售營銷建議,不具旅行社資格之直客消費者,恕無法以該價購買,請另洽各業者直客服務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