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談米其林熱潮。「觀光是一種體驗經濟」,當旅人們到不同國家,想體驗的是「差異化」(與平時不同的新鮮經驗),也就是「文化」,因此高餐旅大學雖然針對米其林也提供因應的課程、討論,更鼓勵學生透過米其林來思考:就連國際性的指標都願意接地氣,那麼我們並非要樣樣與國外效法不可,而要將「在地的特色」呈現出來。
以觀光局來說,當初在日本行銷花的預算就超過1億,而米其林為台灣帶來的行銷效益,早已超過所花費的預算了!評估它的曝光度、國際聲望,算下來是划算的,應該給觀光局鼓勵。米其林討論的不是只有餐廳而已,還包括提升台灣在國際觀光上的品牌與能見度,米其林進來了,台灣就帶出去了!
很多人問米其林有沒有可能到台北以外的城市做評鑑,例如台中或高雄?我認為不太可能,對許多國外觀光客而言,台北=台灣,因此在全世界30多本《米其林指南》中,有一本是台北指南,表示我們的飲食觀光具有國際水準,站上了國際舞台。雖然米其林來台「無法直接吸引觀光人潮」,但觀光客來台後,多了一項飲食指南可以參考,這個意義是不一樣的。帶動業者和大眾對餐飲國際化的理解和認知,更是米其林背後的使命之一。
無論是業者或政府,接下來應該做的是如何把《台北米其林指南》運用到其他城市,協助餐廳往北中南移動,相互串聯,甚至台灣也可以發展屬於自己的評鑑機制,因為每家餐飲都值得有人來傳遞他的優點,或許初期不可能太完善,但凡事總有第1步,就像米其林一開始也不盡然客觀,再漸漸變得可受公評。
米其林只是一個標竿,卻不是唯一的指標。餐飲業仍要回到初衷,過去曾邀請法國「摘星最多的廚師」來台演講,那位廚師最後放棄了米其林,因為他覺得「自己的人生不對了,已失去了自我。」所做的努力出發點都是為了奪3星,卻不是出於自我內心的熱情、溫度、想法和創意。
另外台灣的氛圍習慣從「酸」的角度去看事情,實不鼓勵。有些餐廳和飯店在奪星之後,儘管吸引不少慕名而來「嚐鮮」的人潮,卻也被人們用放大鏡檢視,甚至惡意給負評,踐踏了許多廚師和業者的用心。像是「明福台菜」去年摘星後的謙遜和避開光環,把專注力持續放在服務好6桌客人,特別是熟客肯定他們「不只是摘星,而是摘心」,他們其實不需要看熱鬧的人潮來困惑和質疑「為何一盅佛跳牆要賣到9千元?」
建議將來想從事餐飲的學生們重視「說菜」的功夫,或許不是每一位客人都能理解為何料理如此昂貴,但願意花錢來「朝聖」或「嚐鮮」的消費者,餐廳應該也要給他們一個「理解自己的機會」。
業者能去思考,是否沒讓客人懂菜?即使人力不足,但可以運用輔助科技,例如放置一個平板在桌邊,告訴消費者菜色背後的資訊,讓有興趣和有意願瞭解的客人,更懂、更理解,就增加一個良好互動的可能性,再透過米其林去提升自己在國際上的能見度。如此一來,不明究理批評的「奧客」或許就能少一個。
台北《米其林指南》進入第2屆,對於今年沒能入選《米其林指南》或掉星的餐廳,建議以3種心態面對:1.哪有人考試永遠第1名?有時第2名才有進步的動力,可以去思考是否哪些環節可以改善和進步。2.「維持不變」是最大盲點,整個世界都在創新。3.回到初衷,《米其林》只是幫助餐飲業與國際接軌,要思考當初為何做菜?為何經營這家餐廳?目的是什麼?而不是一味追逐星星遊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