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是一向容易捲動市場及行銷的一個策略,而台灣美食(或小吃)要走「國際化」或「在地化」?
這兩天,在網路社群上看到一則新聞,坦白說,非常的有趣,標題下的是:陸客來台吃遍小吃,直呼「非常普通」網戰翻。當然,在群組裡也引發不少「回響」,有人說:「不要期待太高,就不會失望太深」;也有人認為是政府單位拿小吃做為觀光元素「強力宣傳」而造成錯覺或名不符實。台灣美食或小吃真的端不上檯面?不能當做觀光行銷元素?還是仍有值得檢討改進空間?
對我而言,這樣的新聞是否就是新聞?是第一個應該要考慮的問題,其二才是討論台灣的小吃到底好不好吃。為什麼我要對這則「新聞」的定義有意見,因為這樣的報導僅是引述「一位」大陸網友來台15天所見略的「個人意見」,在自媒體充斥時代,每一個個體,都可藉由相關通路表達意見,但被拿來大書特書,除非他是KOL、意見領袖,否則就當一般訊息「看看就好」。仔細端詳他的文字,雖然沒有非常推崇台灣的小吃,但對於台灣的食材及真實感是給予高度的評價。
我的重點是,倘若只是一位網友,再來每年來台灣超過1千多萬旅次中的千萬分之一所提出的看法,是否能代表所有的來台旅客的意見?而這樣的意見又被擴大來解釋是否真的就是我們講的新聞呢?這樣的狀況其實從大陸來台產品一直被媒體或有心人士詬病及抱怨談起,在陸客來台灣的高峰期,平均一年達到400多萬人次,根據政府單位所做的三種不同型態調查,陸客來台滿意度皆高達95%以上。當然,這樣的滿意度應該是站在大陸旅客其旅遊行為以台灣與其他旅遊目的地經驗進行比較。我們想要談的是,也有5%的旅客對台灣旅遊是有意見的,而這5%所代表的就是20萬人次,以台灣新聞的製造能力也就是可以產生20萬條不滿意的意見陳述,相對的,我們想要問的是,其他380萬滿意的人次這樣的數據有受到重視嗎。所以,以單一網友的評論來說「台灣小吃很普通」這樣的「新聞」真的是看看就好。
應該要認真看待的是,台灣美食(或小吃)要走「國際化」或「在地化」?假如我們來討論美食這件事情,那就有非常多可以討論的地方,吃是每個人味覺的反應,每個人的生長環境及口味不同,本來對於吃這件事情就會有不同的評價。有人喜歡庶民小吃,有人喜歡大菜,有人愛死榴槤,有人喜歡臭豆腐,這不能有一個人不喜歡這樣東西就代表這項食物不受歡迎,我們似乎要從「大部分」的民眾喜好度來做思維。
其實美食是一向容易捲動市場及行銷的一個策略,近期在進行穆斯林環境及遊客吸引的案件上,我們發現倘若穆斯林民眾來一個以豬為主食的環境旅遊,他所在意的是:他能不能吃得飽?假如能夠先把他的胃填飽,我相信他在台灣旅遊的過程裡一定都會非常滿意。這也就常印證,我認為導遊應該時時注意遊客的需求,尤其是下一站的廁所在什麼位置、多少車程時間後,能夠讓遊客很清楚的理解,不會再憋尿或者是肚子不舒服的時候來進行旅遊行程,這樣他的旅遊體驗也會相對不佳。回到穆斯林環境,台灣能夠新增更多的穆斯林友善餐廳,更重要的是食材來源是不是能夠取得穆斯林相關的認證,當吃這件事情已不成為穆斯林旅客在台灣的一個困擾,我相信台灣應該不只是「非穆斯林國家友善程度第3名」,以台灣的文化及相關旅遊資源,一定能吸引更多的穆斯林旅客來台旅遊。
而台灣的小吃呢,是不是也能夠取得穆斯林相關認證,我們的雞排、芒果冰、甚至鳳梨酥、早已取得相關認證只是有沒有好好的去推廣,當然在穆斯林餐廳的大菜更不遑多讓。從「吃」開始啟動絕對是正確的,但不正確的是,不要用一個人的口味及評判來否定台灣在美食觀光推動上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