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文化聯誼會、海峽兩岸旅遊交流協會等單位聯合主辦內蒙古草原文化首度大規模、立體化在台展示
蒙古族長調民歌、蒙古族搏克、頂碗舞、蒙古文書法等在佛光山盛大展出 發現內蒙古非物質文化遺產之美
金秋時節,在高雄佛光山的佛陀紀念館10/12舉行「草原記憶~內蒙古非物質文化遺產特展」開幕典禮,特別邀請眾多內蒙古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人演示了一場「美麗的草原我的家」,專場演出頂碗舞、長調民歌、呼麥、馬頭琴等內蒙古傳統的歌舞、技藝,10/17在大東文化藝術中心的演藝廳則有一場演出,其餘時間在佛光山佛陀紀念館本館的佛光藝廊,則可以欣賞到蒙古族服飾、頭飾、刺繡、珠繡、布藝、草編、鄂溫克族希溫烏娜吉(太陽姑娘)等精美絕倫的創作與圖片,感受到蒙古族獨有的生活智慧和精湛工藝,展覽為期3週,即日起至11/3為止。
▲(左起)中華翰維文化推廣協會理事長陳春霖、佛光山佛陀紀念館館長如常法師、中華文化聯誼會理事何婕、佛光山開山寮特助慈惠法師、活動總顧問暨中國藝術研究院音樂研究所名譽所長田青、台灣基金會榮譽董事長洪孟啟、內蒙古自治區文化和旅遊廳副廳長李曉秋、佛光山常務副主持慧傳法師、台灣旅遊交流協會理事長賴瑟珍、海峽兩岸旅遊交流協會台北辦事處主任任佳燕、高雄辦事分處主任孔倫。
這場名為「守望精神家園~第6屆兩岸非物質文化遺產月」暨「美麗中華行」的大型公益交流活動,是由中華文化聯誼會、海峽兩岸旅遊交流協會、中國藝術研究院內蒙古自治區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社團法人中華翰維文化推廣協會聯合主辦。協請佛光山佛陀紀念館、樹德科技大學、台東縣政府文化處共同合作辦理;委託內蒙古自治區展覽館、內蒙古自治區錫林郭勒盟西烏珠穆沁旗烏蘭牧騎、財團法人人間文教基金會、星雲文化教育公益基金會、翰雅文化顧問有限公司聯合承辦。
非物質文化遺產,台灣稱為「無形文化資產」,是人類基於生存、生產、生活所累積且經世代相承所形成的文化傳統,展現出特定地域、特定族群的文化表徵,像是民俗活動、民間信仰、傳統工藝及技藝、族群傳說等。
內蒙古,從蒙古族歷史搖籃的額爾古納河畔到遼闊的草原,融合各部族底蘊,歷經時間長河,孕育出絢麗多彩的草原文化,形成了深具民族性和地域性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內蒙古草原文化 首度在台灣大規模立體呈現
此次活動將內蒙古非物質文化遺產所包含之民間文學、民間音樂、民間舞蹈、傳統戲曲、民間美術與傳統手工技藝等主要範疇,擇其精華,以展覽、技藝展示和表演等方式呈現。其中有獲選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大陸「國家級」與「自治區級」非遺名錄者,是內蒙古草原文化首度以大規模、立體化展開的樣態展示在台灣民眾眼前,極為難得。
透過系列活動的精心呈現,不僅期望能為參與民眾帶來賞心悅目的文藝盛宴,豐富兩岸文化交流的多元面向,並對兩岸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與弘揚事業的合作有更多的推動作用;同時更期待能帶動台灣民眾對於內蒙古文化內涵的喜愛,進而前往參觀旅遊,體驗內蒙古的繽紛多彩的草原文化與美麗風光。
▲大陸著名非遺保護事業領軍人田青〈右5〉介紹諸位內蒙古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人。
▲眾多大陸國家級與自治區級非遺傳承人齊來台灣展演,極為難得。
▲蒙古族搏克就是蒙古式的摔跤。
▲「草原記憶~內蒙古非物質文化遺產特展」在佛光山佛陀紀念館的本館展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