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新出席2023青年Mentor誓師記者會
「只要想到弟弟,就覺得我可以把想死的衝動忍下去。」羽新用甜美嗓音和釋然口氣,敘說一樁樁的衝擊事件。
貧困家庭小乞丐 寄人籬下灰姑娘
從有記憶,爸媽總是爭吵,羽新不只一次目睹:爸爸在工地擁抱別的女人,媽媽將男友帶回家約會,賭博惡習更讓原就脆弱的家陷入貧困,讓她和2個弟弟時常從早到晚粒米未進,只能向鄰居討飯食,得到「乞丐」的綽號。父母離婚後,3個孩子跟著開砂石車的爸爸生活,羽新喜歡跟車,勝過待在家裡。一次爸爸酒駕,砂石車擦撞山壁,她在副駕座上,右臂當場折斷,身上插滿玻璃碎片,6歲的她雖然活了下來,從此成為身障者。
隨後,爸爸為了還債前往外地工作,3姊弟去與大伯一家同住,得到最低限度的飲食,卻必須包辦所有家事,只要環境整潔未及要求,動輒受拳腳施暴、家具砸臉敲頭,他們3人常是渾身瘀青腫脹、皮開肉綻,而大伯的獨生女卻過著掌上明珠的優渥生活。
親人魔爪逞獸慾 堅忍護弟活下去
回想3姊弟很早就學會忍受暴力,弟弟們總會忍到四下無人時,偷偷向她啜泣,她輕聲安慰、再找藥膏、幫弟弟塗抹。大伯和大伯母常因羽新長得像生母,用盡難聽字眼咒罵她,或在凌晨無故把她叫醒呼巴掌、罰站、半蹲。小六時,一次大伯半夜喊醒她,正當她準備承受巴掌或棍棒時,大伯卻對她上下其手,此後食髓知味,三天兩頭對她伸狼爪。
羽新漸漸發現:大伯每次逞完獸慾,接下來幾天就會對弟弟們好些。每當痛苦到想跳樓、跳海,她就說服自己:我要保護弟弟!說不定別人家也是這樣。國二時偶然跟同學提起這事,同學大驚表示「這一點都不正常」,隨即陪同報告老師。羽新當天被帶往機構安置,再也沒有回大伯家,她始終記得那個離家的日子,因為是弟弟的生日,她卻無法祝褔他「生日快樂」。
官司敗訴沉痛苦 社工陪伴迎新生
或許是從未有過安適的環境,羽新住進機構後出現「創傷壓力症候群」,而性侵官司最後因證據不足敗訴,她憤怒大哭數小時不止,在社工陪伴撫慰下才漸趨穩定。融入團體生活後,她逐漸意識:世界這麼大,還有很多美好的人事物,等著去探索,我為什麼一定要被過去的黑暗困住呢?雖然大伯在法庭上否認,但彼此都清楚這事件存在,良心會一輩子啃食他的!
為了迎向自食其力的生活,17歲的羽新認識了CCSA,並住進自立宿舍,正值叛逆期的她曾逃學翹課,社工卻極有耐心陪她聊天、帶她上學、規劃工讀,CCSA大家長洪秘書長也語重心長諄諄教誨,終助她找到學習意願和方向。高中畢業後就業,她每天傍晚下班,會去安置機構擔任志工,她說:「將來有機會升學的話,我想讀社工系,用過來人和回饋的心態,幫助小朋友。」
如今,不再只是羨慕CCSA學長姐展現的自信風采,羽新也擔任青年Mentor講師,每年前往多家育幼院,分享自立經驗與心得。她常鼓勵院生弟妹:「遭遇很壞的事,不代表你的人生從此沒救了!有人覺得我很不幸,但我卻看見更多幸運的事。只要接受自己的不足、坦然面對,一樣能夠創造美好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