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3期|2019.12.02|記者:王政
台灣海峽兩岸旅行發展協會理事長姚大光:觀光大建設才能促成台灣真正觀光立國

中國國民黨總統後選人韓國瑜高喊「提升觀光基礎建設,深化觀光內涵」 帶動台灣觀光產業
全方位挖掘、重新塑造台灣觀光魅力 打造旗艦主題式旅 充分發揮中華文化與台灣特有文化遺產

端看台灣在未來世界一體化的角色,各產業中唯一不會離開台灣的就是觀光產業,所以站在國家大戰略、大策略的角度,要穩定社會力量、要發展庶民經濟,台灣就應該朝向觀光大國方向發展規劃,這應該是為政者應有的思維。

台灣海峽兩岸旅行發展協會理事長 姚大光

台灣海峽兩岸旅行發展協會理事長姚大光:觀光大建設才能促成台灣真正觀光立國

台灣海峽兩岸旅行發展協會理事長姚大光表示,盤點世界各大旅遊國家,各國都擁有不可取代的旗艦型觀光景點,如中國大陸的萬里長城、美國的大峽谷、英國的大英博物館、義大利的大教堂等,不論是自然景點或是大型硬體建設,總能夠精準地抓住旅客目光,成為吸引的誘因。

反觀台灣,也應該思考如何打造世界級景點來吸引觀光客,不能單以阿里山、日月潭、太魯閣等自然景點作為誘因。因此中國國民黨總統參選人韓國瑜曾指出,「提升觀光基礎建設,深化觀光內涵」,透過全方位的挖掘、蒐集亮點來重新塑造台灣的觀光魅力,不論是透過旗艦主題式的景點、可充分發揮中華文化的大型展覽館等,盤點出更多亮點與利基來抓住目光。

為此,韓國瑜提出將觀光機關3年內預算「倍增」至百億元,挹注建設觀光基礎設施。同時發展高山旅遊、發展海洋休閒、發展旗艦主題式旅遊、擴大故宮等主要博物館之展覽空間與設施,充分發揮中華文化與台灣特有文化遺產等,才能做到真正觀光立國的目標。

塑造中華文化代表形象 創造全方位產業鏈

韓國瑜曾指出擴大故宮的展覽,受到許多人反對,姚大光指出,最大目標是在如何塑造出台灣成為中華觀光瑰寶之地的概念,讓全世界的人想到中華文化就想到台灣,到台灣就會想到中華文化,將中華文化在台能展現極致,並形成產業鏈。

包括可以在原中興新村或現在的故宮南院進行大建設或擴建,以南院為例,以擴大展品是目前10倍以上規模來規劃展區,可以以朝代分,也可以以古物類別區分,將北院定位與國際各大博物館交流合作的博物館,南院就完全是展現5,000年的中華文化。

同時,建設故宮文化研究院或學院,以國際人士對中華文化有研究熱忱之人為對象,開設短中長期課程班,並授與結業證書及認證證書,並以類別及形式區分,再以認識、鑑定、修復、維護等專業項目開課,以開闢產業鏈。

此外還可延伸到各產業鏈,包括開放與民間合作,全面開發食、住、行、育、樂、購等商品品項。同時鼓勵並開放地方基層民眾積極參與小商品文創設計、製造、銷售,並與地方政府一同成立免稅或退稅商店,盈餘投入地方建設。

姚大光指出,台灣可以發展的項目還有很多,雖然有人指文物某些適合展示、有的不適合,但相信透過各種科學手段,能展示的一定多過於無法展示的。只要有心,肯定能創造台灣觀光新格局。

6大策略帶動觀光 大建設打造台灣立國

姚大光指出台灣最大的觀光文化資產,一是人文、一是地景,但是如何呈現、又需要考慮到那些配套措施,一直是各方多有討論的,因此應從重大觀光主題建設、5G觀光網路、交通、安全、地方建設及人才培育6方面來觀看。

1.重大觀光主題建設

台灣應該至少規畫形塑一個無可取代的觀光主角推至全世界,例如故宮,政府應該將故宮打造成華人文化之聖地,另外選址擴大投資,擴展規模。同時發展故宮顯學產業鏈,讓世界各國人士前來台灣學習中華文化、學習各類古董、古物鑑定與修護,在發展出各類商品,以此延伸發展下去,形成一個以故宮為中心的文化觀光產業鏈。

此外,地景建設不足需待提升,如阿里山風景區,上下山路途遠不但危險,山上住宿也不足,接待能力也難以提升,是否參考先進國家對山區景點的用法,蓋一個暨環保又安全的纜車系統,再考量阿里山公路沿路的景點,讓觀光客可以搭纜車或環保公車沿途一路玩上去,既能提升接待能力又環保,車輛減少也相對安全。

而花蓮的太魯閣、南投的日月潭、屏東的墾丁等,這些都適合政府好好規畫的大型投資,也應該考慮、規劃區域內行駛環保公車,如此就能最大程度的提高接待能力及保護好環境,因為每一個地景都是唯一的自然景觀,是無法被取代的。

2.建設5G觀光網路建設

加快5G建設,全面資訊服務品質帶動觀光產業發展,只有讓5G遍佈台灣,讓各國遊客能夠很容易取得所需資訊,如此的便利性就更加吸引語言不通的觀光客,願意來台灣遊玩,不僅能暢遊都會區,亦可以延伸到各個偏遠鄉鎮,讓各地雨露均霑。

3.加強交通網路建設

台灣其實不大,但是很多景點如果沒有自己開車卻就很難到的了,舉凡宜蘭、花蓮、台東,不管是火車網、客運公路網都不夠便捷,所以往往自由行遊客都會集中在都會區,而不到鄉間,就是因為交通網路沒有建置完成。舉例國道5號,通車雖已10多年,但每逢假日必堵車。抑或是前往宜蘭都需承受雪山隧道的壅塞,問題就出在旅遊交通網路的不方便所造成。不論是公共運輸交通建設,還是道路使用交通建設,台灣仍是遠遠不足。

4.加大觀光安全建設

不管是觀光客還是國民旅遊,出外遊玩主要是觀光,台灣曾出現多次因為安全因素,造成遊客死傷嚴重事故,如蘇花公路大雨落石造成的災害,或是太魯閣國家公園年年都有落石的案件,代表安全建設沒做好。以太魯閣國家公園來說,原中橫公路的打造是為了台灣東西的交通,但因為自然景觀壯麗,就變成一處國際知名景點,歷來政府雖然都有建設也都盡量改善安全環境,但結果還是頻頻發生事故。因此建議可以進行區域規劃,用觀光環保車貫穿整個園區(已經有部分在做),不讓私家車進入,最大限量接待遊客隨時調度車輛,又不會堵車。而針對對危險景點區域,蓋明洞以防落石,讓旅客下車不會被落石擊中,或規畫安全的觀景步道,這些早都應該做的事。

5.打造一縣市一特色

以前政府曾提到一鄉一特色,推行了幾年後也就不了了之了。在台灣,每到一個景區會發現,賣的東西好像都差不多,很難顯出地方特色來。觀光產業有一句話說到「越是在地化觀光越能國際化」,不應一再糾結如天空步道等仿效的建設,建議政府應該挖掘各縣市新景點、新旅遊、創新行程,讓地方政府與當地觀光業者一起研討開發新的觀光資源,開發出一縣市一特色,創造不可取代性,並延伸到食、住、行、娛、購上,全面發展地方特色觀光產業。

6.加強人力資源培育

每年從台灣各大學、高職念觀光餐飲等相關觀光科系的年輕人眾多,但是許多人都找不到工作,而在觀光產業中,遊覽車司機不足、導遊業中少數語、母語導遊不足、餐飲業穆斯林餐廳不足、精品銷售業也存在各語系銷售人員不足等問題,卻一再出現。

人才的培育不單單是在學校,除了學校之外很重要的一點是在職專長教育,以及第二職能培訓等,人才的培育是應該依據政府政策的計畫來規劃未來人力的需求,而非等市場打開後才發現自己還沒準備好,如台灣合格的導遊約有4萬多名,華語導遊就有3萬多名,但僅有其中一部分能線上帶團,其他人苦無工作機會,這都需要全方位審視。

本網站報導之旅遊產品價格,屬於旅遊同業躉售營銷建議,不具旅行社資格之直客消費者,恕無法以該價購買,請另洽各業者直客服務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