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3期|2023.05.15|記者:謝旻蒨
台灣永續觀光論壇舉辦媒合會暨晚宴 邀請5位講師分組探討台灣觀光不同面向

▲旅行社聯保聯誼會會長朱永達(左7)、屏東縣交通旅遊處處長黃國維(左8)與台灣旅行業國民旅遊發展協會理監事合影。

現場匯集眾多廠商進駐 盼與旅行同業進行業務交流 針對海洋觀光、在地文化、地方創生、樂齡旅遊等面向 從學術界、產業面切入討論台灣觀光產業

由台灣旅行業國民旅遊發展協會、台北市旅行商業同業公會、屏東觀光創生聯盟3方主辦,並由交通部觀光局、屏東縣政府指導舉辦的「2023台灣觀光永續論壇暨觀光產業媒合會」,邀請全台500位觀光旅遊產業先進夥伴參與,除了精彩的論壇、踩線外,於第2天下午也在屏東市維多利亞會館舉行觀光產業媒合會,邀請屏東在地業者及商家進駐,同時活動現場也匯集全台各地飯店業者、觀光工廠業者等一同共襄盛舉,讓500位旅遊產業先進進行業務上的交流、洽談,會後更舉行晚宴活動,邀請在地原民鐵肺歌手-戴曉君,讓現場如同演唱會般,熱絡不已。此外,也在活動最後一天邀請5位講者,以樂齡觀光市場、南埕衖事看台南巷弄、地方創生與屏東永續觀光、海洋觀光趨勢、鎖管及海洋教育體驗等進行分組議題的討論,都讓此行旅行業者收穫滿滿。

▲(前排左起)台中產業故事館發展協會理事長吳姵娜、旅行社聯保聯誼會會長朱永達、台灣旅行業國民旅遊發展協會理事長蔡子建、屏東縣副縣長黃國榮、屏東縣交通旅遊處處長黃國維;(後排左起)南區甲種旅行業聯誼會會長蘇博廷、台南市旅行業經理人協會理事長柯詔雅、中華兩岸旅遊產學發展協會理事長齊雁蘋、屏東觀光創生聯盟理事長郭宥婕、屏東縣交通旅遊處觀光推廣科科長張恭文、屏東天明製藥觀光工廠經理馮暄茵、觀光工廠促進協會理事長許立昇。

▲邀請原民鐵肺歌手戴曉君為活動熱力開唱。

觀光產業媒合會 匯集全台多家觀光產業業者共襄盛舉

永續樂齡 無圍牆博物館的樂齡遊程規劃

全球老化比例上升,國發會預計台灣將在2026年邁入超高齡社會,且老年人口將占比20%以上,同時65歲以上的年長者權益也會越來越被重視,相同的觀光旅遊產業亦是如此,因此發展出樂齡觀光市場,其意旨為60歲以上之旅客,需求為渡假天數長、常選淡季出遊、願意花更多經費參加套裝行程、安全安心的出遊環境,遊程設計上則需以主題性為主,其中又以4個要素為安排行程重點,1、文化、樂活主題較受歡迎;2、重視服務人員態度;3、較著重生活體驗、學習與交友;4、玩樂行程少、不宜太忙碌,另外博物館的參訪也是樂齡旅客的熱門選擇之一,原因在於博物館具有豐富的內涵,可提供主題性活動,讓樂齡旅客透過觀看展覽、從事藝術創作產生正向情緒,增加與生活經驗的連結、社會互動。目前預計樂齡觀光旅遊將為國旅市場增加400億產值,國際市場則可收穫600億產值,也就是說整體可創造出千億市場之效益。

▲台北教育大學文化創意產業經營學系教授林詠能。

走在巷街的隙 停在巷弄的味 從巷弄出發,善動台灣

南埕衖事為全世界唯一一間8層樓、800坪的冰淇淋店,也是全台第一個以「台南巷弄」為主題的建築,其品牌核心概念為「做對人、對環境有幫助的事,鼓勵大眾對話、共創、付出的良善平台」,因此南埕衖事將大門開在巷弄內,希望從入口引領人們將心緩和下來,同時也融入台南巷弄的體驗,將旅客引入室內的商業空間,創造出「鑽過」、「窩入」、「蜷縮」、「倚靠」、「環繞」、「窺探」等路徑,改變人們在其中的感受及行為,拉近人與人的互動,並將質樸、人文、有溫度的台南城市,透過視、觸、聽、嗅、味覺,讓旅客能充分感受到屬於台南的巷弄文化。除了建築創造深入巷弄的體驗外,更設計出許多創新行動、結合在地商家特色,將南埕衖事作為平台,為其進行宣導推廣,希望凝聚城市間的每份善意,創造出行動力,推廣台南巷弄文化,進而讓善意發展台灣整體觀光。

▲南埕衖事總經理黃亞男。

地方創生與永續觀光 共創未來的可能性

2019年行政院宣布為台灣地方創生的元年,因此在總人口減少、人口過度集中大都市、城鄉發展失衡的情況下,為達成均衡台灣之理念,目標於5年內推動400項地方創生事業,吸引至少500位種子青年留鄉或返鄉推動地方創生,首先需要透過企業投資故鄉、科技導入、整合部會創生資源、社會參與創生以及品牌的建立,才能產生社區意識,發展地方創生,以此達到均衡台灣之目的。而針對屏東觀光發展,透過資源盤點現狀,屏東縣社區小旅行持續朝向廣度與深度發展,也可作為屏東社區達到地方創生目標之方式,並預估將為屏東縣帶來15至20億之市場規模,同時更建議以4大任務成立在地旅行社,包括發展屏東縣社區旅遊平台、提供屏東縣社區旅遊產業諮詢輔導、引進並培育屏東縣社區觀光產業人才,創造就業人口、開展屏東縣社區旅遊與其他地區交流觀摩之機會。

▲屏東大學文化創意產業學系教授葉晉嘉。

台灣海洋觀光之趨勢 塑造「親海、愛海、知海」的教育情境

海洋觀光產業發展包含以海洋環境為主體所從事的遊憩活動,如交通、餐飲、旅館、旅遊、娛樂及其他相關產業,其中也涵蓋人們離開其居住地至海洋環境所引發的一系列活動,而海洋觀光也可分為自然、人文、特殊的3大類型,在自然類型中包括海洋生態觀光、海岸景觀觀光、島嶼觀光;人文類型有海洋文化觀光、海洋產業觀光、海洋休閒運動;最後的特殊類型則是有郵輪觀光與海洋城市觀光2種。提到台灣海洋觀光產業發展,其生態景觀的多樣性、海洋生物的種類達全球的10%,都讓台灣成為海洋觀光潛力的旅遊目的地之一,且每年到海濱旅遊的遊客超過500萬人次,創造超過30億以上的產值,另外搭乘娛樂漁船或賞鯨出海約有79萬人次,總經濟產值為22.86億,此外更有相關節慶祭典、魅力漁港以及基隆、高雄的郵輪母港,都發揮出極大的經濟效益,因此21世紀是海洋經濟(藍色經濟)的時代,亦需要將大眾凝聚共識,進行永續觀光發展。

▲高雄海洋科技大學海洋休閒管理系教授尤若弘。

以地方特色資源 設計體驗式活動

以台灣鎖管為例,進行海洋教育系列,講述有關鎖管的解剖與構造觀察、鎖管食物鏈、SDGs目標14的保育及永續利用海洋生態系、責任漁業指標(RFI)、微塑料的危害海洋環境、海洋酸化等,同時也用自身實例,分享體驗式學習的設計步驟,1、台灣海大與東京海大進行交流,發展食魚教育的理念;2、赴美與BEETLES職業發展部進行環境教育、教學、學習和專業知識的分享;3、與科技部計畫找到理論基礎;4、產發處支持推動地方海洋產業,共舉辦42場鎖管課程、與33所國中小學合作、邀請55名鎖管課程講師;5、漁業署「鱻旅奇緣-慢魚好食」將鎖管課程推廣至中南部;6、找到企業承接,製作鎖管海洋教育教材箱,進行永續發展,亦分享多種海洋體驗活動,結合在地美食與海洋教育,發展出海洋觀光模式到地方認同。

▲台灣海洋大學教育研究所副教授嚴佳代。

本網站報導之旅遊產品價格,屬於旅遊同業躉售營銷建議,不具旅行社資格之直客消費者,恕無法以該價購買,請另洽各業者直客服務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