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旅遊交流協會執行委員會主委賴瑟珍(左)、交通部觀光署花東縱谷風景區管理處處長郭振陵(右)。
引言文賴瑟珍
台北近郊的觀音山近幾年蛻變新面貌,交通部觀光署北海岸及觀音山管理處打造了多條挑戰程度不一的親山步道,已成為民眾熟知且喜愛的觀光景點。然而觀音山能擁有今日的模樣,除了管理處同仁的接棒打造外,目前任職於花東縱谷管理處處長的郭振陵更是功不可沒。我記得在他擔任觀音山管理站主任期間,大力拆除占用公有土地違建,排除臨時流動攤販,並且積極處理濫葬、濫墾違規,成功重塑觀音山的旅遊新風貌。
這股認真排除困難的拚搏熱情,同樣延續到他調任日月潭管理處副處長,期間內持續協助洪維新處長提升在地,使得日月潭成為海內外注目的焦點。因為豐富的歷練與熱情,讓他於2019年正式調陞至花東縱谷管理處處長。來到花東縱谷,笑容可掬、話不多、積極務實的郭振陵,選擇重新定位縱谷區域的特色主軸,結合移民文化的時光機、結合歷史古道及週邊部落的山野行、以「米」為出發點的米樂遊、以飲食作為接觸部落文化、深入部落生活的原遊會、自行車道為核心的徐行縱谷的5大主題來突顯縱谷的自然與人文特色,推出獨有靜謐慢活的旅遊形態,目的讓花東縱谷重新在台灣立足站位,希望旅客更看見更深度與美好的東部新魅力。
台灣旅遊交流協會執行委員會主委賴瑟珍
花東縱谷在中央山脈與海岸山脈的包圍下,有著得天獨厚的氣候條件,孕育出壯闊美麗的田園景觀,以及獨特的人文歷史。為將這有山、有谷、有泉、有源的自然資源加以保存照顧,主管機關於1997年成立花東縱谷風景區管理處(以下簡稱縱管處),是全台第5個成立的風景區。
縱管處從地景、人文等多元層面認識台灣島源,從多元農產、風土路徑走進縱谷觀光場域,更是在全球永續旅行的引領下,透過多元主題旅遊、智慧觀光及綠色旅遊,重新塑造花東縱谷風景區,以鐵道、鐵馬、步道之友善串聯,積極實踐2050年低碳淨零政策,打造一個多元文化且永續發展的特色旅遊目的地。
重新賦予在地新面貌 用遊程抓住旅客目光
現任交通部觀光署花東縱谷風景區管理處處長郭振陵,過去曾任職於北觀、大鵬灣、日月潭等管理處擔任要職,在產業界擁有多年經驗且全台跑透透的他,總是笑臉迎人、處事態度積極,加上層出不窮的創意,備受服務過的轄區業者們愛戴。
然而經驗豐富的郭振陵,在接任縱管處處長一職時同樣面對種種難題,他坦言,最大的困難點在於,花東縱谷的區域特色主軸仍需定位更加明確,這樣才能讓花東縱谷在台灣立足站位,成為全球旅客首選的旅遊目的地。
為此,他朝著多方策略著手,包括設計主題旅遊遊程、符合遊客喜好的特色行程,同時加強在地經營,強化區域資源整合,串連地景、人文、產業,以「原味花東」、「慢遊花東」、「精緻花東」為目標,呈現花東縱谷特有靜謐悠遊慢活的旅遊形態,吸引國內外旅客到訪花東,提高整體人次及留宿天數,活絡地方經濟,重新賦予在地觀光的新面貌。
他也提及,有著閃亮明珠之稱的太魯閣,仍是國際遊客訪台時指定必訪的景點,然而太魯閣因為4/3的地震受創甚深,勢必需要一段時間修復。為此,縱管處正積極整合週邊特色,以區域旅遊的方式,將遊客導入其他花東景區,期盼打造一條富有台灣東部之美的觀光廊帶。如此一來,隨著太魯閣重新開放時,旅客便能藉此深度走訪東部地區,在欣賞豐富自然資源的同時,體會台灣獨有的原民文化寶地,來場身心靈放鬆的假期享受。
▲位於台灣花蓮縣壽豐鄉的鯉魚潭,是花蓮必去景點之一。
以5大行銷主軸 提升花東觀光量能
在後疫情時代,旅客對於觀光需求更為強烈之餘,整體的習性也不如過往,走馬看花的常規早已無法滿足消費者的胃口,反而更具主題性、在地性的遊程才能抓住目光。
在郭振陵的積極推動下,縱管處以5大主題作為行銷主軸,包括縱谷時光機、縱谷山野行、縱谷米樂遊、縱谷原遊會、徐行縱谷,以突顯縱谷地區的自然與人文特色。
值得一提的是,隨著交通部觀光署積極推動觀光圈政策,也有助於在地的品牌與定位建立,郭振陵亦期待藉此推展花蓮、台東觀光圈的旅遊品牌,建立具有永續觀念與國際視野的觀光圈聯盟,讓在地的觀光資源、大型活動,以及旅遊服務相互串連,進而逐步墊高花東區域整體觀光旅遊量能,讓世界看見不一樣的花東縱谷之美。
重新定位各區遊憩系統 推特色主題旅遊
花東縱谷沿台9線而行,貫通花蓮、台東,長達158公里的綠色走廊。在這塊富饒的大地裡,沿途可欣賞到翠綠的河谷、茂密的森林、綿延的稻田,以及多元的原住民文化。而為將193縣道、197縣道形成車行旅運的主要動線,縱管處重新賦予北、中、南區遊憩系統主題,同步整合上述5大主軸,進行跨區域串聯,以「綠色行旅出發,多元友善縱遊花東」為核心理念,提出各系統之發展定位。
▲台灣東部依山傍水,是自然資源最豐富的地區。
北區遊憩系統(壽豐-光復系統)
位於花蓮縣北段區域,擁有慕谷慕魚、鯉魚潭風景區等自然生態景觀;原民、客家、日本等多元文化底蘊,以及新興亮點之鳳林遊憩區露營基地。以「水光雲影漫旅勝地」為主題,鯉魚潭風景區作為主軸,發展涵蓋水域遊憩、多元文化旅遊、產業觀光、露營度假、環境教育等。
中區遊憩系統(瑞穗-富里系統)
這裡是台灣地理的源點,有著多條百年越嶺古道、歷史悠久的溫泉產業,以及多元的農業地景,並延伸出有機農事及自行車漫遊等體驗。本區亦有唯一能360度綜覽島源地景之六十石山。以「島源豐登看見縱谷」為主題,山海樞紐與島源見學為主軸,發展涵蓋溫泉度假、古道健行、食農觀光、部落旅遊、自行車旅遊等。
南區遊憩系統(池上-卑南系統)
位於台東縣北段區域,具有壯闊峽谷、關山大崩壁等3D的地景特色。沿台20線前進,還有過去的移民村歷史、部落文化,以及多元的鐵道車站。以「翱翔迥空悠遊田里」為主題,徐行山林與原野餐桌為主軸,發展涵蓋風土餐桌、縱谷地質生態環境教育、部落旅遊、雙鐵旅遊等。
縱谷時光機
縱谷中的村落及聚落,除原住民的傳統部落外,也有如壽豐、鳳林、鹿野等地的移民聚落,都留有過往日式建築、客家傳統節慶等無形資產。匯聚推廣傳承縱谷移民文化的店家,推展出富含移民色彩的主題旅行,感受縱谷宜居的魅力,讓旅客成為未來可能的新移民。
▲結合富有移民文化之店家,感受縱谷移居魅力。
縱谷山野行
縱谷山脈擁有多條歷史古道,沿途保留著自然景觀和歷史典故,週邊部落亦保有豐富的文化內涵與故事。以「山野行」為概念,結合歷史古道及週邊部落的傳統食農、文化體驗,讓古道健行的前後,皆能完整感受人文氛圍與底蘊,提升古道健行的深度與豐富度。
▲達娜文化分享空間-瓦拉米步道。
縱谷米樂遊
以縱谷的「米」作為出發點,以「樂園」的概念為基礎,透過一系列食育、食農的店家場域和農事體驗,串聯當地飲食、旅遊和購物,進而推出「米樂遊」旅遊計畫,並將「米樂遊」內的多元體驗與產品相互連結。
▲以「米」為出發點,推出系列相關產品。
縱谷原遊會
自2018年起,縱管處推動部落旅遊品牌「縱谷原遊會」,以「部落食樂園」為主軸吸引遊客。匯聚過去培育的部落特色,以樂園的形式展現,透過飲食作為接觸部落文化的媒介,帶遊客深入部落生活的各方層面,認識物產豐饒的花東縱谷,並同時讓各部落能彼此交流、增進感情。
▲以「部落食樂園」為主軸吸引遊客體會原民文化
徐行縱谷
以自行車道為核心,打造多元旅遊模式,將縱谷內溫泉區作為休憩住宿的節點,由雙鐵交通作為移動工具,串聯溫泉區、車站及自行車道,提供鄉鎮散策和運動挑戰的多樣遊程。自行車主要路線呈現縱谷天然景觀、專用自行車道、社區文化和部落熱情,期盼讓花東成為自行車愛好者的天堂,讓旅客輕鬆探索花東之美。
▲洄瀾漫波線-環潭自行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