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盟公益協會於2022年由一群熱愛登山及技術攀登的夥伴們所成立,協會宗旨以「因山結盟,攜手公益」為目標,積極培育年輕世代的攀登、登山能力,並投入資源策劃「種子計劃」,擬定4大目標進行培訓,致力讓台灣山林走向海外、接軌國際。
▲(右起)山盟公益協會創辦人之一吳祖光、行政人員王怡堇、活動組組長黃天裕、行政人員李明翰。
山盟公益協會以4大目標培訓年輕世代的登山能力,包括1、技術攀登;2、海外遠征;3、登山安全;4、山域環保,希望藉此傳遞更多登山知識及技巧給民眾了解。此外,協會除了培育新一代登山人才外,也會將喜愛登山的老、中、青世代志工結合,投入「登山安全、山域環保」的公益行動,回饋台灣山林,並以2大方向為主要核心理念,1、與國家公園及林務局合作推動「百條山徑認養計劃」,在山徑中製作登山指示牌、路標、反光板等與登山安全相關的物品,再擴大邀請台灣大、中小企業、社團、登山團體等共同認養山徑;2、推動「排遺帶下山」、「使用者付費」的執行方案,透過長期的教育,宣導無痕山林運動,讓民眾以各種形式及行動將垃圾帶下山,共同使台灣山林更乾淨美好。
推廣行動坐便器使用 讓台灣山林更乾淨
現今台灣山林推廣的生態廁所概念從8年前於嘉明湖開始試做,其原理是將糞便利用微生物菌種分解,經由時間與土壤達到混合,但經國外研究發現,菌種因為高山溫度低的緣故,並無法達到有效的分解,而其餘未設有生態廁所的地方,則是滿地衛生紙,所到之處都會踩到糞便,不僅不雅觀,更會有許多臭味四溢。對此,山盟公益協會創辦人之一吳祖光提到,興建生態廁所需要經由各部會的多重關卡才能設置,且建置也是相當不環保,因此吳祖光提出「排遺帶下山」的理念,透過美國軍用的行動坐便器,前期計劃將坐便器送給在山區經營營地的原住民,將坐便器套上塑膠袋出租後,再將其集中管理,最後交由原住民帶下山,透過「使用者付費」的概念向登山客收取費用,除了能讓山林更乾淨外,也可以因此讓原住民有經濟收入。
各國落實無痕山林運動 盼落實「使用者付費」概念
綜觀各國山林的硬體設施,台灣仍有加強的空間,以廁所為例,日本山屋除了擁有舒適乾淨的如廁空間外,還有與平地同等的免治馬桶,將糞便蒐集後,透過直升機吊掛的方式送下山。而美國的最高峰惠特尼峰,則是在下山出口處設置檢查站,檢查登山客的垃圾有無遺留在山上等,不僅是美國,歐洲各國也都紛紛效仿此舉,希望以此讓山林垃圾減少,達到更舒適悠閒的無痕山林。
為此,山盟公益協會預計將在2月份以「排遺帶下山」之理念向政府申請計劃書,通過後計劃於嘉明湖的戒茂斯登山步道中試行,並與當地登山公司合作,讓「使用者付費」概念落實,以此讓台灣重塑乾淨、美麗的山林,接軌國際,使更多國際旅客造訪台灣。
▲山盟公益協會由一群熱愛登山及技術攀登的夥伴們所共同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