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動輒萬人蒞臨的國際級演唱會與體育賽事,對於城市經濟效益的拉動作用相當顯著,經常能創造驚人的「賽事經濟學」或「演唱會經濟學」效應,一如為美國帶來57億美元產值的泰勒絲(Taylor Swift)「時代巡迴演唱會(The Eras Tour)」,便將粉絲消費範圍從門票、週邊商品擴及到住宿、交通與餐飲,完整體現「體驗消費」的巨大拉抬效果。而遠在大洋彼岸的高雄,也正積極朝著「演唱會之都」邁進。
如甫落幕的韓國女子天團BLACKPINK演唱會便吸引12萬的人潮,連續2場在世運主場館的登場不只帶來可觀的門票收益,粉絲的消費範圍更外溢到食、宿、遊、購、行,創造3億元的觀光產值。
而令人驚豔的是,是高雄借助此次的國際演唱會達到城市觀光能見度的提升。在與韓方溝通長達3個月後,高雄市政府以官方授權「BP粉」,讓愛河、大港橋、高雄港旅運中心、高雄流行音樂中心、高雄火車站、美麗島捷運站等全城6大地標都亮起粉紅色燈光,成為全球首個被授權使用官方粉紅色號的城市。
於此同時,高雄市政府也全體總動員,除了市長陳其邁一頭粉紅色的「變髮」宣傳外,經濟發展局舉辦中央公園商圈舉辦的前夜祭「K-pop隨播即跳」,而交通局則推出「BE BLINK!BE SAFE!」行人號誌彩蛋,加上「加食延暢」、「城市派對」、「旅宿優惠」、「景點優惠」、「百貨優惠」等策略,種種充滿巧思的行銷方式不但延續了演唱會經濟的效益,更讓港都躍上無數國際媒體,在創造難以估計的全球宣傳成果同時,也向全球的藝人、表演團隊與執行單位宣告:「高雄能做的事超乎想像!」其實回顧近幾年能發現,高雄一直積極角逐「演唱會之都」的桂冠。2023年高雄在世運主場館、高雄巨蛋、高流海音館及駁二LIVEWAREHOUSE共計舉辦了117場演唱會,吸引139萬人次參與,創造產值高達45億元;2024年再度加足馬力,將演唱會場次增加至157場,觀演人次突破171萬,產值逾57億元。
而2025年截至10月止,高雄已迎來Maroon5、RAIN、張學友、孫燕姿、陳奕迅、BLACKPINK等知名藝人在高雄舉辦共逾90場演唱會,吸引近112萬人次,創造逾33億元的觀光產值。接下來更有郭富城、伍佰、TWICE演唱會及12月的「亞洲明星盛典(AAA)」接棒登場,可望將整體成績再度推升到全新分水嶺。
從這次的「高雄全城總動員」,港都在推動觀光方面成效無疑是相當成功,借助著大型演唱會的舉辦,為當地創造龐大的觀光產值,並提升整體消費水準、國際觀光人數,以及城市的品牌形象。高雄未來如何繼續複製這種成功的城市觀光宣傳,在「比氣長」的馬拉松式國際城市競賽中脫穎而出,並創造且長且久的觀光效益,繼續為各界帶來驚豔,令人期待。
總編輯 王 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