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競爭激烈,使旅行社的毛利率長期低於多數產業,卻必須承擔航空、飯店、地接等高成本風險,「白粉的風險、白菜的利潤」幾乎成了業界的無奈寫照。然而,對甫連任的旅行業品質保障協會理事長張永成而言,「旅行社低毛利不應該是宿命」。
隨著新任團隊就位,旅行業品質保障協會(以下簡稱品保)特別於11/6舉辦「第13屆第2次理監事聯席會議暨合議委員會會議」,除了針對未來推動的方針、預算審核等會務進行討論與報告外,也同步頒發理監事、各委員的聘書。
.jpg)
旅行業品質保障協會理事長張永成表示,感謝理監事與團隊的支持下,讓品保能落實「協會治理」、「同業保障」、「產業提升」與「消費信賴」4大核心目標,也期盼在未來3年的任期內,繼續帶領旅遊產業持續向上。
8大部門作後盾 推動產業全面提升
張永成指出,品保的核心任務除了保障旅遊業者與消費者權益,更重要的是協助產業全方位提升。因此,他在上一任期將原有的眾多委員會重新整合為8大部門,以更明確的分工強化協作效能。
8大部門包括:負責核心業務之一的「消費者保障部」、維護業者權益的「同業保障部」;提升市場競爭力則由「出境市場推進部」、「兩岸市場推進部」、「入境國旅市場推進部」3大部門負責。
此外,還設置對外橫向溝通協調的「公關部」、因應數位轉型的「數位發展部」,以及專責人才養成與產業升級的「人才暨產業提升部」。
踏入新任期,張永成期許8大部門能更深化合作,因此特別邀請副理事長及專家擔任部長,帶領主委與委員共同實踐產業提升的目標。
他以一年超過2,000件的旅遊糾紛調處為例說明,糾紛並非僅是消費者保障部的責任,更牽涉出境、入境、國旅、兩岸等推進部,以及負責國際金旅獎遴選與團費參考售價的「人才暨產業提升部」。唯有透過跨部門合作、提升產品品質與市場競爭力,才能從源頭降低糾紛發生,讓交易更安全、也更具信任。
從行程的代工者 轉為產品價值的創造者
放眼未來,在眾多會務中,張永成最關注的仍是如何改變行業長期「毛三到四」的結構性困境。
根據台灣上市櫃旅行社財報分析,即使是旅遊市場熱絡的2023~2024年,平均毛利皆突破雙位數,然扣除各項成本後淨利率仍多為個位數,相比於半導體、IC設計業動輒40%的毛利,或軟體服務高達80%的利潤,旅行社幾乎只能靠「量」求生存,卻肩負者航空、飯店、地接等各項成本的風險。
面對這的弱勢結構,張永成期盼透過「國際金旅獎」為產業帶來一套不同的思維。他指出,推動這個旅遊業奧斯卡頒獎的核心概念,是讓旅行社的品牌加值、產品創造差異化,讓業者擁有「定價權」,自然能提升毛利率。
畢竟,歸根結柢,價格競爭是旅行社利潤流失的開始,旅行社低毛利,並不是旅遊商品不值錢,而是旅遊產品價值沒有被看見。因此,旅行社不能再只是行程的「代工者」,必須成為產品價值的「創造者」。
藉由國際金旅獎的標準化審核與國際評選機制,品保希望為業者提供第三方品質背書、建立品牌形象,使認證成為消費者的信賴來源,也讓旅行社在訂定價格時更具底氣,最終帶動產業欣欣向榮。
.jpg)
讓會務推展如臂使指 旅行業品質保障協會8部各司其職
.jpg)
.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