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遊輪吹起亞洲風,台灣不缺席,在這波熱潮中,卓有表現。當然,旅遊業者找到產品量化的關鍵,就在於價位、船位及機位的優勢。由於機票是旅遊最大的成本之一,讓遊輪價格動輒1、20萬元的產品,陡降到數萬元,自然就有機會擴大客源。亞洲遊輪上下船地點在國內或鄰近地區,可以達到省時及省錢的效益。其次,國內飛日本、韓國、大陸的機位充裕,有利操作遊輪團。由於遊輪市場加大,遊輪公司開始以主題來區隔族群,包括頂級時尚奢華主題、家庭主題、迪士尼歡樂主題、生號態主題等,一一呈現,使遊輪不再是多金銀髮族的專利,台灣順著這個潮流,在發展遊輪旅遊市場方面,也有漸趨成熟的條件:
1.台灣地理位置優越
就海上航行位置,台灣位居太平洋西方的交通樞紐,可以快速串連港澳大陸各大港口,另外,北可到日本、韓國,南面則隔著巴士海峽和菲律賓相望,由台灣前往亞洲各國都很方便。
基隆、台中、花蓮及高雄港已有接待國際遊輪的經驗,設施及服務品質正提升中,大鵬灣、墾丁也有國際級遊輪公司進行勘察,離島澎湖及馬祖都已經由麗星郵輪納入停靠點,今年將再增加金門的停靠。另外,過去,船舶不得直航兩岸,必須經第三地轉的規定已有突破,未來國際遊輪可以直航兩岸,不必耗費時間及油料做無意義的繞行。
2.排除郵輪旅遊障礙
有人說,遊輪旅遊一天可以達到 36個小時的效益,因為多天數的航程中,不必每天趕交通、打包行李。睡眠中,船就把您送到下一個旅遊地,既輕鬆又舒適。只要上一次船,多半會上癮。早年國人搭遊輪,必得搭機遠赴歐美的碼頭,且遊輪旅遊有高價位、長天數、怕暈船及語言不通等障礙,現在上述困難都逐一解決了。
首先,船已停靠到台灣,或者可以在鄰近的亞洲上船,大幅降低團費成本。其次,遊輪產品量化,價格向下調整。為了接待台灣旅客,船上大幅增加中文服務人員及資訊,解決語言問題。
3.成長快速的亞洲市場
據國際遊輪協會CLIA(Cruise Lines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統計,亞洲遊輪旅客人次從2005年的110萬人次,到2010年已達150萬人次,年成長率平均8-9%,高於全球平均成長率,同時到了2015年,亞洲遊輪人口可望上看700萬人次。目前亞太區35億人口,遊輪度假人口比例僅0.05%,北美3.3億人口有3.2%、歐洲5億人口則有1%,由此可見亞太區的遊輪經濟潛力。估計2015年亞洲中產階級的人口將增加10%,該地區的遊輪旅遊人口也將提升至 3.2%。業者指出,遊輪旅客重遊率高,促使市場快速成長。
4.遊輪駛進亞洲
迎接亞洲遊輪時代來臨,興建大型遊輪中心已成趨勢,新加坡遊輪中心每年接待的遊輪旅客人數超過百萬,其大型碼頭可容重達22萬噸遊輪停靠。香港啟德遊輪碼頭第一階段工程,可望在今年6月完工啟用,接著第二階段工程預定2015年加入服務行列,屆時啟德碼頭將可停靠重達 223噸的世界最大型遊輪。
國際遊輪長期進駐亞洲,以皇家加勒比遊輪公司今年派出兩艘船長時間航行亞洲行程,精緻號有一艘,歌詩達號及公主遊輪等、也都有船在亞洲。新加坡、馬來西亞、香港、上海、天津、日本福岡、長崎及韓國釜山等,都是遊輪熱門停靠站。
5.業者搶攻亞洲市場
根據市場概括統計,台灣旅客的歐美長程線遊輪之旅人次,每年應在 3,000人左右,這是一個規模無法做大的市場,眼明手快的業者,發現全球遊輪佈局重心轉向亞洲,也開始改變產品包裝策略,專攻量化的亞洲遊輪旅遊產品。不過,銷售遊輪產品的最大關鍵在於員工對遊輪的認識是否足夠,因此員工的訓練非常重要。業者指出,以亞洲遊輪來包裝公司旅遊或獎勵旅遊等較大型的團體,是很好的選項,量化的操作,可以做出規模經濟效益,至於長程線遊輪,則受到較多的限制,如何規畫公司的方向,擷取短程線遊輪旅遊的優勢,是旅遊業者要深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