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省
綺麗風光 歷久不衰
地處中國西南邊陲的雲南,向以風景綺麗、文化燦爛而聞名,根據史書記載,漢武帝時,四川、雲南盛產的棉花、藥材、鹽、絲和身毒所出的香料、象牙,都是藉由「西南絲路」相互交易,直到今天,這條古驛道仍是雲南聯繫緬甸、印度的要道。
【昆明 萬紫千紅】繁盛的貿易使昆明富甲一方,坐擁瀲灩滇池與花海。郊外的路南石林和九鄉溶洞為大自然鬼斧神工的代表作,遊客乘船在洞中穿梭盡賞奇岩怪石,刺激無比。
【大理 風花雪月】由昆明西行約344公里,就是金庸所著「天龍八部」中描述的「大理國」。雖然今日所見的大理古城是明洪武15年所建,但「萬戶府」商旅雲集的盛況仍然不遜當年,「下關風、上關花、蒼山雪、洱海月」四大奇景襯出大理的名氣,遊客可乘纜車直上蒼山賞景,也可搭遊船盡覽洱海美色,船上還可一嘗「一苦二甜三回味」的白族三道茶,城郊的喜洲小村充滿白族風情,值得順遊。
【麗江 古城重現】地勢顯要的麗江坐擁直插入雲的玉龍雪山,遊客可搭乘纜車登上雲杉坪近賞雪峰美姿,並享受原始森林和百花爭艷的麗景,納西東巴文化則是麗江另一珍寶,納西人迄今仍保有獨特的東巴文、東巴經、東巴舞、洞經古樂和服飾、民風,被譽為「活化石」,在大研古城內,每晚有東巴文化的演出,悠揚的古樂常令聽者動容。
【西雙版納 民族多樣】多種民族聚居的西雙版納宛若一座戶外民族博物館,令人目不暇給。
貴州省
少數民族 譜寫風采
貴州向以濃厚的人文景觀著稱,少數民族人數占貴州總人口的37.85%,其中人口超過10萬的民族包括了苗族、布依族、侗族、彝族、水族、土家族、仡佬族、回族及白族。各支民族遵照傳統習俗生息繁衍,在貴州譜出「三日一慶,五日一節」的多元文化。
而漢、明、清時期為鞏固邊疆、掌控驛道,實施大規模的軍屯、商屯、民屯而發展出的「屯堡文化」,迄今也鮮明的保留在大批以屯、堡、旗、所為名的村鎮裡。
在自然景觀方面,貴州是全國喀斯特地貌最發達的地區,占了全省總面積73.3%,境內密佈石鐘乳、石筍、石花、 泉湖 、伏流,如要評比溶洞,貴州無疑傲視全國。名氣居冠的織金洞擁有四十多種岩溶堆積物,包括石鐘乳、石筍、石盾、石簾、卷曲石、石花、石樹,堪稱是獨一無二的溶洞博物館。
與溶洞同樣發達的首推穿山越谷的瀑布,貴州是著名的「千瀑之省」,最富盛名的黃果樹大瀑布,氣勢排山倒海,在其方圓20公里範圍內,分布著14座或高懸數十公尺、或寬達百公尺的瀑布,另有五十多處飛泉、七十多處灘壩及數十座溶洞,展現貴州包容生態和旅遊的特殊價值
西藏 自治區
進藏公路 走法險奇
川藏、滇藏、新藏、青藏、中尼等5條由周邊省分國家進入西藏的公路線,由於景觀變化莫測,更引動冒險的嚮往,而成為年輕世代、追求個性旅遊者、攝影愛好者的熱門話題。
川藏公路 風光絕美
在川藏、滇藏、新藏、青藏、中尼等五大進藏公路中,連絡天府之國四川的川藏公路以線路險要而聞名。風光旖旎的川藏公路由成都為起點,抵達西藏首府拉薩,公路總長度約2,412公里。
川藏公路北線建成後,又繼續修築南線公路,由新都橋西行,經雅江、理塘、巴塘、芒康至邦達銜接北線路線西行至拉薩,南線公路總長度約2,161公里,兩條公路竣工通車後,使進藏交易的茶葉和出藏的畜牧產品、藥材管道暢通無阻,更促使兩地旅遊業蓬勃發展。
滇藏公路 盡覽峽谷
早在唐宋時期,盛產茶葉的雲南、四川為與西藏交易藥材、毛皮,便積極開闢出進藏的「茶馬古道」。1950年當川藏公路開始修築時,溝通雲南與西藏的滇藏公路也動工興建,這條公路基本上就是循著古時的茶馬古道修建入藏。
全程約714公里,全線在峽谷中繞行,落差常達一千多公尺,使乘客常在短途間體驗到四季的氣候變化。
川藏公路旅遊焦點
【康定】跑馬溜溜的康定座落在大雪山峽谷中,舊名稱「打箭爐」,境內聚居著藏、漢、回、羌等多民族。每年逢藏曆四月初八舉行轉山會(浴佛節)是最熱鬧的時節,鄰近有風光優美的木格錯可順遊。
【新都橋】藏寨連綿的新都橋,因入眼盡是如茵綠草、潺潺溪流、夾道白楊、畜牧牛羊美景,有「攝影家的天堂」美譽,值得停留獵景。
【甘孜】在藏語中為「潔白美麗」之意的甘孜,坐擁具三百多年歷史的甘孜寺,此寺歷經數度毀損、整修,今日的規模為樓高四層的建築,地位及名氣不減當年。
【馬尼干戈】位於連絡德格、甘孜、石渠等地的交會口,往返青海、西藏、四川的商旅都會在此停留食宿。由馬尼干戈西行約10公里可見冰川湖新路海(玉隆拉措),此處美景已成為珍稀動物繁殖的保護區。位於新路海西方的雀兒山是著名天險,沿著盤山公路前行可盡賞壯闊的自然風光。
【德格】川藏公路北線在四川境內最後一個縣城為德格,境內的德格印經院為藏區三大印經院之首,至今不僅保有古老的印經方式,且藏有大量經版、畫版、典籍。
【昌都】海拔3910公尺的昌都是藏東文化和交通中心,境內名勝有宗喀巴弟子喜饒桑布所建的強巴林寺,以及西藏三大原始文化之一的卡若遺址,彌足珍貴。
【邦達】海拔逾4,300公尺,川藏公路北線及南線在此交會後西行通抵拉薩。
1995年這座高原城鎮建起機場,當年4月克服氣候、風速、空氣密度等難關首航成功,拓展本地對外發展的機會。
【然烏】擁有面積廣達22萬平方公尺的然烏湖,充滿詩意的湖水隨著季節變化色彩,美如仙境。
【波密】有「西藏的瑞士」、「雪域的江南」美譽的波密,氣候濕潤,植物茂密,豐茂的文化留下了噶朗王宮遺址、噶朗湖、波密崗自然保護區等景點,旅遊資源豐富。
【通麥】通麥是通行川藏公路最危險的路段,由於山體構造疏鬆,遇暴風雨或冰雪融化極易發生泥石流毀壞橋樑、路基,行經這段「死亡路段」,務必先檢查車況確保安全。
【林芝】海拔約2,900公尺,綠色的原始森林夾道迎賓,鄰近有為探險家視為秘境的雅魯藏布江大峽谷。
滇藏公路旅遊焦點
【劍川】為著名的木雕之鄉,大自建築、小至擺飾都令人愛不釋手。近郊的石鐘山石窟與大理三塔同為南詔時期留存的遺跡,石窟群像造型生動、技巧細膩,堪為藝術瑰寶。
【虎跳峽】公認是世界上最深的峽谷之一,湍急的金沙江穿越玉龍雪山和哈巴雪山,沖刷出長約20公里的深谷,相傳兩山最狹隘處,猛虎一越可過,因而得名。上虎跳、中虎跳、下虎跳三段密佈沿途18處險灘,沿途峭壁林立,水聲轟鳴,十分驚險。
【香格里拉】中甸贏得「香格里拉」美名實至名歸,這處美景天成的天堂擁有草原相伴的納帕海、風光綺麗的高原湖泊屬都湖、別名「小布達拉宮」的松贊林寺,還有宛如銀色世界的白水台,令人流連忘返。
【德欽】地近西藏、四川的德欽,境內峻嶺聳立,雲南第一高峰梅里雪山和主峰卡瓦格博環抱在側,明永冰川、白茫雪山羅列周遭,構築成壯麗的高原奇景。
【鹽井】顧名思義以產鹽為主業,此地居民迄今仍沿襲傳承千年的製鹽法,出自瀾滄江的滷水以人工擔進一塊塊平台,一岸架設的平台曬出白鹽,另一邊的坡地平台則因紅泥混入滷水而曬成紅鹽,遠觀紅白相襯,高低錯落,非常壯觀。
四川省
天府之國 重遊勝地
論糧食作物、礦產藏量,四川均稱冠西南,除此,四川還為全國五大牧區之一,畜牧發達,茶葉與絲綢更是自古聞名,地大物博的四川風光秀麗多元,可以成都為中心依川北、川西及川南三大區域規劃旅遊。川北地區包括西元前三世紀所建的水利工程都江堰、中國道教的發源聖地青城山、臥龍熊貓保護區、蜿蜒的古蜀道風景線、以露天岩溶聞名的黃龍風景區、集翠湖、疊瀑、森林、雪峰於一處的九寨溝,以及跨越紅原、阿壩、若爾蓋、馬爾康四縣的川北大草原。
川西地區的美景多集中在川藏公路北線及南線兩條路線上,遊客還可順遊冰川密佈的海螺溝和以秋景馳名的稻城、亞丁。川南地區的勝蹟有以岩山、雲海、日出、佛光等景觀聞名的峨眉山和全球最大的石雕坐佛樂山大佛。
四川名勝眾多,展現人文色彩和原始自然風貌各層面的深度,值得細作規劃,分次重遊。
三峽建壩改寫長江旅遊史
三峽大壩工程無論就規模、科技和效益,都堪稱是全球最大型的水利樞紐工程。
1992年4月,七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通過興建長江三峽工程,壩址設在三斗坪,葛洲壩工程則負責調節航運和水庫,1994年12月全球矚目的三峽工程在三峽壩區舉行開工典禮,自此長江開始發揮防洪、發電、灌溉、水土保持、除澇、整治南北運河等多項效益,但隨著蓄水位的增高,諸多影響在所難免,其中最受遊客關切的,莫過於水位上升淹沒古蹟造成三峽景觀改變的問題。
隨著三峽庫區的水位從135公尺升至156公尺,39處的景點無可避免的受到影響,包括白帝城成為孤島,遊客改走水路登城,附近另增草塘湖、寶塔坪、移民新城、瞿塘峽摩崖刻題保護工程等新景點;天坑地縫景區也改走水路由九盤河進入,里程大幅縮短;巫山新城前的水域形成了一處可供快艇環遊的大湖;江水倒流入大寧河,小三峽急流不再,反使峽谷深處的大昌古鎮更易抵達;小三峽中的小小三峽和神女溪也更方便遊覽;神農溪峽內急水漂流的景象不復見,遊程將增長半小時直探上游峽谷;九畹溪的泛舟活動也改為乘龍舟遊覽峽谷峭壁。
景點新增 設施提升
明年預計三峽遊船也將分為豪華遊輪、旅遊快巴、旅遊滾裝船和普通遊船四大類服務市場。豪華遊輪原則上將不再嚴格劃分國內外遊客分乘,定時發班的水上旅遊快巴可載運遊客在大江或小溪中航行,航速可依賞景需求調整快慢,並可靠岸停泊上下乘客,首批將有10 艘旅遊快巴航行於萬州與宜昌之間。旅遊滾裝船是根據貨運輪而發想設計,遊客可駕車駛上遊船,到達定點後即可繼續駕車旅遊,極具便利性。
據考古專家統計,2003年蓄水達135公尺後,被淹沒的兩座城市、11座縣城、無數的小鎮以及未發掘的古蹟都極具考古價值,2009年後可利用專用潛艇在涪陵至秭歸舊址區段發展潛艇旅遊,讓遊客體驗前所未有的新奇感。
重慶市
三峽西端 更上層樓
重慶是中國著名的山城,市區依山而建,三面環水,環抱的高山致使溼氣不散,使重慶成了「霧都」,到了夏季高溫持續,又博得「火爐」之名,這座具有三千多年歷史的古都,自古便是中國西南地區水、陸交通的樞紐,今日則拜大足石刻及長江三峽所賜成為旅遊重鎮。
大足石刻始鑿於西元九世紀末,充分利用山勢在岩壁間雕鑿一組組佛像群,規模宏大,刻工精巧絕倫,被視為是北方石窟藝術南移的代表作,1999年名列世界遺產,多達五萬多尊的石刻佛像散佈在四十多處,其中以寶頂山和北山兩地最為精彩。
名震中外的長江三峽西起奉節白帝城,東至湖北宜昌南津關,全長約204公里,峽內高崖對峙、翠峰連綿,素有「瞿塘雄、巫峽秀、西陵險」之喻,位於重慶境內的瞿塘及巫峽雙峽,囊括了「鬼城」酆都等知名景點,受三峽建壩水位上升的影響,當局已適時遷建張飛廟,雄奇壯偉的三峽景觀將永續滿足八方遊客的需求,而大重慶經濟圈的發展也如預期鴻圖大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