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8期|2025.03.10|記者:編輯部
中華觀光管理學會× 旅奇週刊 節慶活動的創意思考
撰文/楊明賢

隨著元宵節過後,北天燈南蜂炮以及全台各地的慶祝活動也告一段落,尤其每年由交通部觀光署主導的台灣燈節,在中央與地方通力合作下,將元宵節活動帶進最高潮;而每年落幕之際,隨之下一屆得主辦縣市開始要積極的籌備明年的燈節。隨著燈節的結束,接著而起的是各地的花季以及每年台灣宗教界最大的盛事媽祖繞境即將展開。

▲景文科技大學旅遊管理系副教授兼研發長楊明賢博士

中華觀光管理學會× 旅奇週刊 節慶活動的創意思考

每月台灣觀光活動地圖 融合傳統、宗教、原民

節慶活動所涵蓋的類型非常的多,有宗教民俗,地方特色活動以及農特產業等等,每年均帶來無數的觀光客以及經濟效益。交通部觀光局在2001年左右為了要推動地方的產業活動,因此以每個月都有特定的節慶活動,除了傳統節慶元宵,端午以及中元節外,也有許多跟地方相關的活動。而隨著時代潮流的轉變以及政策的調整,目前交通部觀光署的網站將節慶活動區分為觀光活動、傳統節慶、宗教慶典、原住民活動、客家文化活動以及各月分的台灣觀光活動地圖。

回顧台灣各地所辦理的活動,除了中央或地方政府會引進導入許多資源,包括人力、物力、財力或是專業活動團隊;然而,活動辦理過幾年後或因補助漸漸減少,或因辦理多年後失去吸引力;同時也因為許多科技網路的產品取代了戶外休閒活動,許多活動少了目標組群的關注漸漸沒落,甚至消失。

其中較另類的是大型的音樂祭,其吸引大量年輕族群,雖然早期因活動過程中有發生販賣毒品等問題,但是經過輔導管理後,目前仍是台灣盛大的音樂盛事。最具代表性就是墾丁的春吶演變到現在的台灣祭,以及新北市的貢寮海洋音樂祭到目前的河海音樂季;這些活動更是台灣許多著名樂團發跡之地。

點線面進行合理串聯 爭取許多資源投入贊助

回顧台灣最長久的活動應屬於舉辦25年的宜蘭童玩節以及宜蘭的綠博會,在舉辦過多年後,要如何以創新創意的方式讓活動重拾往日的盛況值得深入探究。首先,可以藉由科技以及文創的發想,在展示空間注入新的活力,例如每年燈會的展品均與地方特色結合;另外如果能夠以空間範圍去擴大影響的層面,由點到線到面進行合理的串聯,也是可以思考的方向。

例如馬拉松賽雖是路線賽的賽事,也可擴大到經過的鄉鎮進行活動規劃;再者活動擴大結合其他產業進行異業結盟,或是爭取許多資源的投入或贊助,例如台中媽祖國際觀光文化節就整合了許多廠商的投入而成功。

在辦理活動的同時,如能和國際或新住民等社團合作吸引海外觀光客前來,更能擴大其效益。同時在政府環境永續發展的政策的指引下,活動的辦理除了要有亮點吸引觀光客外,也必須考量到活動辦理的各階段都要考慮到配合環保的措施,達到淨零減碳的目標,達到綠色活動。

學歷:
中國文化大學地學博士
中國文化大學觀光事業研究所碩士
經歷:
景文科技大學休閒事業管理系主任
景文科技大學旅遊管理系主任
環境部國家環境教育獎評選委員
新北市環境教育基金審議委員
基隆市政府環境教育委員
考選部國家考試命題委員
交通部觀光署好客民宿評選委員
中華觀光管理學會常務理事

本網站報導之旅遊產品價格,屬於旅遊同業躉售營銷建議,不具旅行社資格之直客消費者,恕無法以該價購買,請另洽各業者直客服務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