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觀光管理學會常務監事暨旅行業經理人協會理事 陳善珮
著全球觀光業復甦發展,傳訊精準布局,銳不可當!根據Amadeus2025年旅遊趨勢報告,個人化體驗與目的地旅館成為新焦點,廣告媒體需強化「故事行銷」與「場景式推播」,其角色正從傳統推廣工具轉型為「體驗設計者」與「數據驅動者」,成為觀光旅遊業不可或缺的策略資源,旅館業也朝向「目的地化」發展,廣告需強調住宿本身的文化與體驗價值。
廣告媒體應用的3大方向
1.數位廣告與精準行銷
隨著AI與大數據技術成熟,旅遊業者可透過社群平台、搜尋引擎與程式化廣告,針對特定族群進行精準投放。例如,根據旅客搜尋行為與過往旅遊紀錄,推播量身打造的旅遊行程與住宿優惠。
2.沉浸式內容與品牌體驗
透過短影音、VR導覽、KOL旅遊日誌等形式,讓潛在旅客「先體驗、後消費」。例如,泰國觀光局與抖音合作推出「沉浸式旅遊挑戰」,成功吸引Z世代關注。
3.跨平台整合與即時互動
廣告媒體與OTA平台、航空公司App、飯店預訂系統整合,實現「看廣告即預訂」的無縫體驗。中國大陸攜程與小紅書的合作即為典範,旅客可在社群中看到旅遊靈感,立即跳轉至預訂頁面。建議觀光旅遊業主管與從業人員,可針對4大面向進行未來策略發展。1.建立品牌內容中心,製作高品質影音、圖文與互動內容,強化品牌故事與目的地魅力;2.結合CRM與廣告平台數據,分析旅客行為與偏好,優化廣告投放策略與預算配置;3.善用新興媒體,觸及年輕旅客族群,並與在地KOL合作,提升信任感與轉換率;4.推動「廣告即服務」概念,提升互動與實用性。
要能即時提供價值,如即時天氣、航班資訊、在地活動推薦等,提升互動與實用性。
從「曝光」到「參與」
傳統廣告的核心在於「曝光量」與「品牌記憶」,但在現代旅遊消費者的決策過程中,單向訊息已無法打動人心。現代旅客更重視「感受」與「參與」,因此廣告媒體需轉型為「體驗設計者」,透過以下方式創造價值:
★沉浸式內容:如360度影片、VR導覽、短影音旅遊日誌,讓潛在旅客在決策前就能「身歷其境」。
★情境式行銷:將旅遊產品包裝成故事,讓消費者在情感上產生連結,而非僅僅看到價格與行程。
★互動式廣告:例如可點擊選擇旅遊偏好、即時預約導覽等,讓廣告成為服務的一部分。
這種轉型不僅提升了廣告的吸引力,也讓品牌與消費者之間建立更深層的關係。
從「憑感覺」到「憑數據」
在數位時代,廣告不僅是創意的展現,更是數據科學的應用。
精準投放:透過大數據與AI演算法,根據旅客的搜尋紀錄、消費行為、地理位置等資訊,進行個人化廣告推播。
即時優化:廣告成效可即時監控,根據點擊率、轉換率等指標快速調整素材與投放策略。
跨平台整合:整合社群媒體、搜尋引擎、OTA平台與自有官網數據,建立完整的顧客旅程圖譜。
這種數據導向的策略,讓廣告預算更有效率,也讓旅遊業者能更深入理解顧客需求與市場趨勢。
對觀光旅遊業的實質影響
提升轉換率:體驗式感受與數據導向的廣告更能引導消費者從「興趣」轉為「行動」。強化品牌差異化: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透過創新內容與個人化互動,建立獨特品牌印象。
促進跨部門協作:廣告部門需與IT、客服、產品設計等部門協作,打造整體顧客體驗。
建議給旅遊業主管與從業人員
投資內容創作與數據分析團隊,將行銷視為核心競爭力,從而導入科技行銷工具及廣告平台,提升行銷科技能力,建立「廣告即服務」的思維,讓每一次曝光都能帶來實用價值與品牌好感。
學歷:
國立臺北科技大學技術及職業教育研究所 博士
世新大學觀光研究所(EMBA) 碩士
中國文化大學觀光事業學系 學士
經歷:
台北城市科技大學觀光事業系副教授兼系主任
台北城市科技大學旅館學士學位學程籌備主任
台灣觀光協會台灣美食展籌備委員評審委員會副召集人
亞瑪迪斯資訊公司(Amadeus GDS)業務部專案經理、培訓講師
台灣凱亞資訊(TravelSky GDS中國航信唯一代理)行銷總監
交通部觀光署城市好旅宿縣市政府管理績效評比委員
交通部觀光署好客民宿遴選實地訪查委員
交通部觀光署旅行業經理人講座講師
考選部、觀光署國家考試命審題委員
教育部體育署職能基準與內涵審查委員
旅行業品質保障協會校園國際金旅獎旅遊行程設計競賽評審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