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期|2006.01.09|記者:楊詩涵
2006遊輪產品鮮上架!!
數據資料提供>國際遊輪產業協會(Cruise Lines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上下游皆獲利,是一個產業的正常發展形態,將這個模式套用到已然成熟的台灣旅遊產業,旅遊產品高、低價兩極化發展的時代已經來臨,除了在各嫺熟以至爛熟的旅遊景點尋找高品質、高價位、奢華、頂級的產品,不同的旅遊模式也是另闢蹊徑的方式之一,例如「遊輪」,畢竟,這世界的三分之二是海洋!本刊將採訪台灣主要的遊輪業者,以2006遊輪旅遊的產品趨勢和同業分享。

~海上淘金夢(一)~

2004年1月,迄今最大的遊輪瑪莉皇后2號(QM2)駛抵美國佛州的羅得岱港,順利完成14天的首航;此次航程儘管最貴票價高達近5萬美元,但2,600多張船位仍銷售一空,顯見遊輪旅遊叫好也叫座。2006年5月,皇家加勒比海遊輪海洋自由號(Freedom of the Seas)將舉行首航,該船號稱將成為屆時全世界最大、最豪華的遊輪,相信會激起熱烈討論。

從數字看遊輪大勢

據國際遊輪產業協會(Cruise Lines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CLIA指出,在2005年的第三季,19家會員船籍搭載了全球3百萬遊客,相較2004年同期成長6%,其中郵輪主要市場北美的遊客成長8.6%;以2005年前三季而言,全球遊輪旅客較2004年前三季增長了5.7%,其中北美市場則成長了9.1%。

國際遊輪產業協會總裁/執行長泰瑞戴爾(Terry L. Dale)以此表示,「越來越多的消費者享受遊輪假期帶來的愉悅,那並不僅止於船上多樣性的便利設施、服務,因為遊輪同時提供旅遊產業的價值。」而這所謂「價值」除了遊輪業者實質面的獲益,對消費者來說是浪漫、振奮、放鬆、休閒、避世以及岸上探險和奢華,據該協會統計,美國人口中有12.3%曾搭乘遊輪,而其中的70%表示遊輪的體驗和經歷超出預期,有90%的人表示日後會再次乘坐遊輪;這一項世界性的旅遊趨勢,為何最愛趕時髦的台灣旅客尚未趨之若鶩?

一般咸認為「語言」是最大的藩籬所在,其次為國人較喜愛短天數的遊程,加上遊輪的產品購滿牽涉到船艙的預訂,與國人「坐而言立刻起而行」的隨性旅遊習慣扞格, 因此遊輪旅遊「國際化、天數長、可提前確認旅程」的各項優勢到了台灣,反而顯得難以推廣。

國際遊輪產業協會在2005年前三季搭乘遊輪的平均天數在6.97天,2004年同期統計數據則為6.90天,對比上述表格(表一),天數長的遊輪旅行已成模式,國人對於速度慢、天數長的時興「慢活」旅遊模式,仍有適應空間,但也源於華人熱愛工作、假期較少的社會體制,長天數的旅程對於有錢、有閒的族群是較適合的,這也可以從搭乘遊輪的主要年齡層看出端倪,同業也可從其中找出主要的行銷族群。

再就天數來看,以全球搭乘遊輪的消費者來說(表二),多半在前4到半年內就計畫底定,這也緣於船艙的艙房和價格息息相關,因此必須提早預訂,針對這點業者銷售時可多教育國人。

綜上所述,在台灣推廣遊輪還有一段遠路要走,相對地也期許富足的消費者能跟上世界旅遊的潮流,對於業者來說是高獲利、對消費者層面來說是眼界與視野的開拓,可說是旅遊生態令人期待的雙贏未來!

本網站報導之旅遊產品價格,屬於旅遊同業躉售營銷建議,不具旅行社資格之直客消費者,恕無法以該價購買,請另洽各業者直客服務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