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期|2007.01.30|記者:張肇麟
〈中國達人〉長漢旅行社董事長王啟漢
1987年,台灣開放民眾前往中國探親,幾乎趕在頭一批返鄉的他,因為途中所見所聞開啟了猶如志業的事業;1998年,他創辦了「海峽兩岸旅行業聯誼會」,成為雙邊旅業面對面溝通的最佳平台,今年更將立下「十年有成」的里程碑。他是王啟漢,兩岸交流的每段路程都有他的足跡,抱著無私奉獻的心,走過20年,走出了最真誠的中國旅遊版圖。
長漢旅行社董事長王 啟漢

善心發動 使命感驅策 兩岸交流正旗手

王啟漢大專時期學的是新聞,畢業後入伍擔任預官,一退伍就由當時經營旅行社的岳父引薦進入「豪華旅運社」,當天是1969年9月1日,他記得清清楚楚,王啟漢就此投身旅遊業,至今走過38個年頭。問說當初為何想從事旅遊業?他說自己是雙子座B型,生性外向,依照興趣,不是當新聞記者,就是帶團世界走。王啟漢的世界觀也隨著帶團而拓展開來,到現在,他算算已走過57個國家。

一股善意   開啟事業新局

王啟漢原籍湖北,當初成立「長漢旅行社」,名字便是取自湖南省會「長」沙與出生地—武「漢」,他會投入海峽兩岸交流旅遊的經營,其實是緣於一份作善事的心。

王啟漢說,「台灣在1987年11月2日開放民眾赴大陸探親,我在12月8日就回湖南長沙。幫我的外婆去看她的兒子,也就是我的舅舅。」雖然他的父親並非1949年撤退來台的部隊士兵,而是早在1946年便舉家來台定居的公務員,但這趟行程中見證「老兵返鄉」百態群像,讓他萌生帶「探親團」的強烈念頭,「當時實在太混亂,狀況百出,很多老先生在還沒有回到故鄉之前,一生積蓄就被搶被偷走了,很讓人感傷心痛。」

於是,王啟漢開始專注經營此一族群的服務工作,他曾經揹著老先生回老家,幫忙客人提2、30公斤行李全都是要送家人鄉親的,更是常有,他看過有人一下飛機就親吻土地的撼人情景,也見到有人因為沒有準備禮物而被來接機的子女冷淡對待的心酸場面,回想種種片段,他對於人情冷暖有了深刻體悟,但是,「每次看到把老先生平安帶回台灣時,親人那種感激的表情,就覺得這一切辛苦都非常值得。」「19年來,我們已經送了2萬人次返鄉了!」王啟漢自信表示,隨著時間,這族群確實越來越小,「也因為老兵年紀越大,也就越需要我們的協助!所以現在就算只有3、4位團員,我們照樣派領隊隨團。我真的把這件事視為作善事。」

資源積累   鎖定專業交流

除了領悟人生,當然,隨著一次又一次前往中國,也讓王啟漢累積經營中國旅遊的豐富閱歷與充足資源,「我到中國大陸已經不下500趟了!」從探親到商務,再到旅遊觀光,每個層面都能關照。王啟漢認為1998年是中國旅遊的關鍵時間點,「台灣在這一年開始實施隔週休二日,加上開放探親觀光滿十年,過程中,中國當地旅遊方式與環境的改善提升,也因此,自此開始有年輕客群。而行程規劃從過去動輒十天半個月,逐漸發展出天數較短如八天的,並且深度遊程與自由行風氣漸長。」

「要跟人家不同,才有錢賺。」他指出「專業人士交流」則是自家專注經營的客群,「這屬於金字塔尖端的族群,雖然量並非最大,但懂得尊重旅行社的專業服務。」 

訪談中,王啟漢一再提及,時空環境不同了,作旅行社這一行,也已經不如當年那般讓人欽羨、受人尊重,但他秉持無私心態,成就了旅遊行業的融洽互動,也成就了人生的天寬地闊。

 

無私奉獻 成就交流平台

王啟漢在1998年開創籌辦「海峽兩岸旅行業聯誼會」,今年正好邁入第十屆,他說當初就是有感於雙方旅遊業欠缺交流平台,於是發想並落實,第一年在他的故鄉武漢,之後則以一南、一北輪流方式選擇需要推廣的城市來舉行,而今年定下「十年有成,永續發展」作為主題,他期許「誠信合作,共創未來」能成為雙方共同努力的方向。

投注心力促進兩岸交流將近20年來,王啟漢最感欣慰的就是跟對岸省市旅遊局人員變成了有私交的朋友。

王啟漢說旅行社這工作讓他有三項獲得,「一是學會喝酒,以酒會友,廣結了不少善緣;二是學會台語,因為早期帶團出國,團員多數是不會講國語的台灣人,要溝通,非要用台語;三是脾氣變好,看得多了,自然看得開,學會退一步,也懂得不計較。」

本網站報導之旅遊產品價格,屬於旅遊同業躉售營銷建議,不具旅行社資格之直客消費者,恕無法以該價購買,請另洽各業者直客服務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