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7月15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宣布澳門歷史建築群列入世界遺產,並重新命名為「澳門歷史城區」,成為中國第31處世界遺產,所代表意涵為全人類文明歷史的精華,為極其罕見、不可再生。
此區域共包含25個歷史建築,400多年前華人與洋人共同居住的舊城,為中國境內現存規模最大、最集中,以西式建築為主中西互相輝映的城區,有許多中國最古的建築群,如最早一批天主教堂建築、最古老的西式炮台群、第一座西式劇院等等。同時象徵西方宗教文化在中國和遠東地區傳播的見證。難能可貴,至今仍保持原貌,未受歲月的變遷而破壞,形成澳門獨樹一幟的文化氛圍。
細說城區歲月
16世紀中葉,明朝政府將澳門半島西南部,供作葡萄牙人為主的外國商人居住及貿易地區。貿易活動的興盛,吸引世界各地移民前來,漸漸融合歐亞非美四洲人民,成為華洋雜居的國際城市。葡萄牙人並用城牆圍起命名為「天主聖名之城」,今天的澳門歷史城區就是它核心部分。
早期各國交流,以宗教為始,澳門也不例外。19世紀第一位傳教士馬禮遜來到中國,積極開展基督教新教傳教活動,新教徒也在澳門開辦「馬禮遜學校」,將近代西式教育引入中國。另一方面,澳門民間與中國閩粵沿海居民一脈相承,同為信奉媽祖,但由於社會和歷史環境的特殊,澳門的媽閣廟又別具特色,它既有中國與海外媽祖崇拜的典型特徵,又因澳門為近代中國與西方最重要的商港,使媽閣廟成為最早向歐洲傳播東方宗教與文化的重要據點。
隨著外國人的定居,把自己的建築傳統帶來澳門。尤其是葡萄牙人在澳門的建築物,顯露出葡萄牙本土建築的關聯。400多年歲月,這塊城區內有來自各國不同的文化思想、風俗習慣,並將生活痕跡深深的烙印在土地上,長久潛移默化,澳門也成為中國境內中西融合最深遠的地區。
漫遊歷史城區
澳門歷史城區主要在半島西南側南灣湖旁,媽閣斜巷周遭的25個老建築群。沿著略陡的斜坡漫步於石子路,建築群相鄰,轉個彎就能體驗迷人的遺跡,享受最悠閒的渡假感官。此外,城區內教堂為新人拍照首選,除澳門本地之外、香港、新加坡等旅客,都喜歡來此取景。也由於每個建築都有迷人的傳說,因此特別挑選其中比較新的建築來介紹,讓旅客對澳門有更多認識。
澳門歷史城區小檔案
是一片以澳門舊城區為核心的歷史街區,其間以相鄰的廣場和街道連接而成,包括媽閣廟、港務局大樓、亞婆井前地、鄭家大屋、聖老楞佐教堂、聖若瑟修院及聖堂、崗頂前地、崗頂劇院、何東圖書館大樓、聖奧斯定教堂、民政總署大樓、議事亭前地、三街會館(關帝廟)、仁慈堂大樓、大堂(主教座堂)、盧家大屋、玫瑰堂、大三巴牌坊、哪吒廟、舊城牆遺址、大炮台、聖安多尼教堂、東方基金會會址、基督教墳場、東望洋炮台(含東望洋燈塔及聖母雪地殿聖堂),25處歷史建築。
《盧家大屋正廳》
盧家大屋被稱為金玉堂,澳門盧九家族的大宅之一,落成於1889年,仿廣州西關大屋佈局,為晚清時期典型的建築風格。大宅為三開間三進、上下兩層格局,融合了中西裝飾手法,粵中地區常見的磚雕、灰塑、滿洲窗,亦可見南歐特色的鑄鐵欄杆、青花瓷磚等,尤其是窗子,就有加了彩色玻璃的葡式百葉窗,與窗格子設計成「富貴榮華」字樣的中式木窗多種樣式。此外牆很高,具守財之意;好幾個天井,讓水為財的雨水往裡流。尤其大屋正面由水磨青磚建造,光華磚面、接縫細密,最能展現屋主的尊貴與財富。
屋主盧九本名盧華紹,在廣州以錢莊、賭業起家,是第一個將賭博業帶進澳門,也是第一代澳門賭王。其晚年生意失利欠下巨債,最後懸樑自盡,豪宅被政府分租出去,高峰時曾超過20戶人家同時居住於此,變成「豬籠城寨」的大雜院,大宅也因此逐漸破落。目前則開放參觀,為澳門最具歷史,細述豪門變遷的代表宅第。
《聖若瑟修院》
聖若瑟修院為耶穌會士在1728年取得該址,經30年始將院舍陸續落成,與修院毗連的聖堂則於1758年落成,由於規模僅次於聖保祿教堂(大三巴教堂),故華人稱之為「三巴仔」。修院培養許多中國與東南亞的教會人才,被稱為澳門天主教的「少林寺」。1865年聖堂增加了4根巴羅克式柱子,用以支撐唱詩台。1998年重修,除恢復教堂外部受破壞之原貌外,更加固了聖堂結構及重鋪木造地台。
《崗頂劇院的新古典主義建築風格》
葡文原稱為伯多祿五世劇院,為一座西洋古式建築,是澳門唯一的仿歐式劇院。1860年由澳門葡人集資興建主體部分,以紀念葡萄牙國王伯多祿五世,直至1873年其餘建築才加建完工,成為新古典主義建築,為中國第一所西式劇院,當年重要慶典集會皆在此舉行。由於劇院也提供會員玩橋牌、打桌球,因此又稱崗頂波樓。該劇院曾因白蟻蝕關閉了近20年,1993年進行內部維修後重開,整幢劇院主體建築仍保持完整,目前許多音樂與演奏會在此演出。
《港務局大樓深深迴廊》
港務局大樓原稱「摩爾兵營」、俗稱「水師廠」,於1874年建成,位於媽閣山旁,是一座印度摩爾(阿拉伯)風格的建築,為當時接待到澳門當警察的印度人營地,可駐兩百多名官兵,現為港務局的辦公大樓。建築三面設有寬闊迴廊,其迴廊牆上為伊斯蘭尖拱形窗洞,最能呈現阿拉伯色彩。建築基地為花崗石並外露出岩石原色,大樓則為澳門常見的鵝黃色,並襯以白色花紋,呈現出極美的藝術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