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為台灣產業發展的根基,在經濟、社會和文化演進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即使隨著時代更迭,農業型態也未被其他產業取代,而是伴隨產業趨勢更加多樣化。隨著經濟結構轉型,農業逐漸轉向高附加價值產業發展,更融合觀光與文創豐富農村經濟模式,幫助台灣推動永續發展、文化傳承及國際合作,也為台灣的經濟韌性和鄉村發展有著極大貢獻。
隨著台灣產業發展更趨多元,台灣公部門為避免農村人才流失、失去競爭力,因此積極協助農業經營轉型。其中農業部農村發展及水土保持署(以下簡稱農村水保署)則以「永續」作為主軸,期以建構永續發展的農村環境與建設,促進農村更新與整體規劃。
藉由活化土地建物,引導農村土地有秩序發展,營造農村美學地景;輔導培植農村產業及人力,透過綠色照顧、產業創新、休閒農業、文化體驗、技藝推廣、青年參與及食農教育等工作,逐步實現綠色、韌性、文化與全民的永續發展新農村。此外,農村水保署更以各農村特色為發展基礎輔導業者,開發出結合當地自然生態資源與文化的農遊體驗,藉以保留及挖掘出台灣農業的獨特性。
▲農業部農村發展及水土保持署署長
發展永續農業 跨單位合作共同行銷
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殖民時期所融合出的多樣化人文,塑造出台灣地域性的農業產品、飲食與生活,農村水保署以其作為台灣發展休閒農業的基石,透過場域內資源有效利用、以當地特色開發遊程體驗,幫助台灣農業永續發展的同時,更透過農遊保留該產業的歷史文化。為加強台灣農遊發展,農村水保署更聯合官、產、學3方合力推廣。農業部農村水保署署長李鎮洋表示,署內透過政策的支持與產業的輔導,以行銷推廣休閒農業,同時鼓勵農業旅遊產業參與,共同探討農業旅遊發展,盼讓台灣的休閒農場、農村社區及特色農業旅遊場域能成為具吸引力的旅遊勝地。為使農業旅遊更加健全成長,署內亦擬訂發展目標與策略,藉由法規滾動式檢討制定經營規範外,也導入公私協力進行專業人才的培育、多元商品的開發、農遊場域的優化與認證,以及發展虛實通路的智慧農遊,進而跨領域的整合行銷與推廣,期待透過許多公私部門的合作夥伴,共同朝向「減量」、「增匯」、「循環」、「綠趨勢」的永續農業旅遊發展。
在產學合作方面,則與大專院校的教授們所成立的台灣休閒農業學會、產業所組成的台灣休閒農業發展協會,以及農業科技研究院、台灣優良農產品發展協會、中國生產力中心、台灣生態農園協會等非營利組織及農業旅遊業者們合作,從政策整合與支持,到計畫預算的投入、專業人員的培育及行銷推廣等資源,共同推動農遊的多樣化發展。
▲藉由發展農遊體驗不僅能讓旅客更深入了解當地特色文化, 同時也能親身感受農村生活。
▲農村水保署在發展農遊方面期望能打造出給予旅客更易親近的自然場域。
新舊觀念碰撞 輔導計畫支持青年返鄉
然而在各產業面臨轉型的過程中,不免遇到舊有與創新思維的碰撞,發展農遊亦是如此。李鎮洋指出,如何改變農民觀念是發展農遊的一大困難點,農民需從單純農耕與捕撈,轉向融入觀光、發掘自身特色以吸引遊客,過程中不但要進行場域優化、體驗活動設計與遊程導覽,後續行銷也是挑戰。
許多農民仍停留在傳統思維中,認為自身經營才能將利益最大化,未能利用線上平台銷售、線下跨領域合作增加曝光度。因此農村水保署在發展政策上更加注重人才培育,通過農遊經營管理培訓課程與青年返鄉創業輔導計畫,培養農遊場域管理人才的同時,也鼓勵年輕人返鄉投入創新的經營思維,延續產業文化的「技藝」與「記憶」。
認證制度優化場域 加深旅客與土地情感連結
農遊以「永續」作為發展理念,將場域內資源有效運用,並輔導業者在開發的同時,減少對週邊環境的衝擊,打造產業與生態並存的發展型態,同時給予旅客更易親近的自然場域,繼而增進與這塊土地的情感連結。李鎮洋提到,為實現休閒農業永續發展更需多方合作,尤其在台灣這種小規模的農場中,唯有透過整合資源,營造區域特色,才能吸引更多遊客並延長停留時間。此外,透過全球唯一整合農林漁牧產業主題的認證制度-「SAS特色農業旅遊場域認證」的推動,以提升農遊「品牌化」、「品質化」與「國際化」,在建立農遊品牌特色與形象的同時,落實農遊永續經營之目標。
▲台灣擁有豐富的自然生態資源,為農業發展奠定良好根基。
▲在農遊行程中除可享受度假氛圍,也能感受農村滿滿人情味。
農遊4大發展推廣策略